路人民路,以后就是妥妥的城市一環路,而胡同口正對面則是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種圖書館、藝術館、大劇院之類文學藝術氣息濃厚的公共場所。
難怪啊,清音不得不感慨,劉家人的眼光真的不錯,這一帶將來就是寸土寸金。
往金魚胡同里走,雖然左右都是些差不多的四合院,但同樣是四合院,差距可不要太大,她們家的占地六百平,進門就是蒼翠的花草樹木和各種亭臺樓閣,左右鄰居家則只是普通小四合院,無論大小還是內部結構都差遠了。
走了一圈,一共18間寬敞明亮的大瓦房,還有幾間偏房和隔斷,就是沒人住,年久失修,以前又被小兵們來來往往翻騰幾百遍,看著特別不起眼。但連個亭子都雕梁畫棟看著就很有底蘊,三人逛了一圈,發現是真不錯。
“難怪古代地主老財有了錢都想修大宅子,這就是會享受啊。”顧媽媽看著大房子感慨。
畢竟是陌生地方,魚魚很聽話,一手牽著奶奶,一手拉著媽媽,一雙眼睛都快不夠用了。
清音的注意力沒在這邊,她發現劉家的宅子真是被當大肥魚了,屋里屋外都被掏得干干凈凈,就連柱子上的漆都被刮下來厚厚一層,凡是大家熟知的地主老財能藏東西的地方,都被倒騰了百八十回,什么墻壁暗格啊、柜子夾層啊、房梁啊、桌角空洞啊,甚至連假山上的小石縫都不放過。
所有進來過的小兵,都想找點好處,畢竟劉家聲名在外。
可連養魚養荷花的池子都被抽干掘地三尺,也沒聽說誰在里頭找到東西。
清音覺得,以劉家謹小慎微的行事風格,要么確實沒藏東西,要么藏也是藏在常人找不到的地方。看來只能以后慢慢尋找了,反正住是暫時不住的,清音打算好好拾掇一下再計劃要不要搬家。
杏花胡同是顧安從小長大的地方,也是魚魚出生長大的地方,清音更多的還是在意這父女倆的心情。她自己倒還好,反正家人在哪里,歸屬感就在哪里。
如果非要從她自身考慮的話,杏花胡同離衛生室和學校都不遠,方便她出行,金魚胡同卻相反,離學校和衛生室都遠,她花在路上的時間將會更多。
看完自己這兩套大房子,走的時候,清音回頭看了看另外兩套小的,正好遇到柳老太帶人來看房子,門開著,清音往里看了兩眼,發現格局和建筑用料是一樣的,只不過更小一點,也算不錯的房子。
她們運氣好,劉汝敏名下的房子當年只是收繳,卻并未出租出去,不然她們就要像李芳姐妹倆的一樣,跟租客斗智斗勇了,要真正拿回房子遙遙無期。
“音音,這兩套房子閑著也是閑著,要不咱們租一套出去一方面補貼家用,另一方面老人都說,房子要有人住才有人氣,要是一直沒人住的話,房子也壞得快。”
清音點點頭,閑置確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行,那媽你啥時候有空再過來找附近鄰居或者居委會的了解了解,也不用租太貴,市價就行。”
“好嘞,你就等著收租吧。要不
就租靠近清慧慧那一套另一套清凈些,以后你們想過來住也方便。”
清音欣然答應,這種小事自己就不用操心了。
10本作者老胡十八提醒您最全的穿成戀愛腦女配小姑姑盡在,域名
于是,接下來一段時間,顧大媽每天就帶著魚魚趕公交過來,一連溜達了好幾天,有魚魚這個社牛小助攻,很快跟鄰居和居委會的搭上關系,搞清楚租金價格,她要出租房子的消息一放出去,很快就有人聯系上門。
清音沒時間關注這些,上次答應陳陽和趙院長去西山療養院坐診的事,等下個學期放假就該履行了,執業證手續怎么辦理她也得自己去跑兩趟,加上還要做兩點職業的時間規劃,她也挺忙的。
現在衛生室后勤這一塊由沈洪,聽說她還要去別的醫院坐診,沈洪雷毫不猶豫答應了,并給她的申請書上簽字,自從治好沈飛揚后,他確實沒怎么找清音的麻煩了。
清音剛把手續辦好,回到大院門口,就見大家站在柳家房門口看熱鬧。
“哎喲喂,這親家母第一次正式見面就鬧成這樣,可真是”
“以后咱們大院又有熱鬧看咯。”
“嫂子你們說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