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后咱們就不來了,你哪天病人多,咱們跟著來學習,行嗎”
“成,今天也不晚了,你們趕緊回去吧。”清音有自行車,就打算再坐一會兒。
她們剛走,門口就來了個老太太,看著醫生名字,探頭進來,“你是清醫生的助手嗎清醫生人呢”
“我就是清醫生,您是要看病嗎”
老太太上下打量清音,怎么都跟“中醫”聯系不到一處,搖搖頭,“算了。”
清音看著老太太揚長而去的背影,哭笑不得。能在診室干坐一下午,這在書鋼衛生室是不可能出現的場景,那時候還覺得哪天要能休息一下就好了。
不過,但愿世間無疾苦,寧可架上藥生塵。又坐了半小時,眼看著到五點,清音挎上書包,下班。
一樓門診大廳,都這個點了,等著掛號的、繳費的、拿藥的依然人山人海,跟后世也沒什么區別。
清音剛要出門,忽然聽見有人大喊一聲“有人暈倒了快叫醫生”,原本排隊等著掛號的人群忽然烏拉拉圍攏,清音剛跑到外圍,已經有三名大夫和護士蹲地上問情況了,她也就不主動摻和,站在外面看。
西山療養院的急救能力,在全國都是一流的。
“這人也是可憐,不知道生啥病了,剛才排隊我就看他臉色不對。”
“怎么回事”
“那臉白得一張紙似的,八九不離十,是大病。”有人說。
“可不是,現在更白,瘆人得很吶”
清音墊腳看,發現病人是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臉色特別白,嘴唇白得都快透明了,看著屬實嚇人。
就在眾人
紛紛議論的功夫,醫護人員已經開始一邊搶救,一邊用擔架抬到急診室那邊去了,清音嘆口氣,跨上自行車,飛速趕回東城區,今天早上答應魚魚放學去接她的,要是食言小姑娘該傷心了。
無論什么情況,還是希望這年輕人好好的吧。
果然,一到幼兒園門口,就見小丫頭正踮著腳尖的等她,看見她的一瞬間眼睛發亮,“媽媽”
“我媽媽來啦”
“辛苦老師了,顧白鸞今天聽話吧”
“她很乖,我聽院長說你們家就住對面杏花胡同,她也不愿自己回家,就要等著你來接,剛才她奶奶還來了一趟,她也不愿走。”
清音心軟成一灘水,小家伙這是第一天上學,一定要有個儀式感吧,這一帶她閉著眼睛都不會走錯,更別說奶奶都親自來接了。
于是,小姑娘用事先演練過無數遍的帥氣姿勢,在眾多小朋友的羨慕眼神中,輕松爬上媽媽身后的自行車座椅,回家咯
這個座椅可不一樣,比別的自行車后座多了靠椅和兩邊扶手,焊得牢牢的,坐墊也是用厚厚海綿墊過的,坐上去穩穩的,一天坐十趟,小屁股一點也不痛呢。
帶著孩子,清音騎得很慢,一邊騎一邊問,“第一天上學開心嗎”
“開心。”
“中午飯吃飽沒”因為倆人都忙工作,不可能給她做午飯,今天正巧顧安舅舅生病了,顧媽媽回家探望,孩子就先安排在學校吃了。
“吃飽啦,我顧白鸞可不挑食,白菜土豆粉條和肉肉,我都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