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不是馬上就要讓她獨立,畢竟新房子嘛,家具也是新的,清音打算再晾幾個月,最好等明年開春,天氣暖和再搬過來。
主要是房子太大了,燒炕麻煩,冬天過來會冷死的。
顧安抿了抿嘴角,“不用擔心,保暖很好。”
他指了指地面。
四間正房連在一起,最左邊那間是顧媽媽的,一樣的大小,衣柜也是做成以前杏花胡同的大柜子,能放很多東西,往右是客廳,鋪的是地板磚,顏色看著很普通,清音也沒發現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再往右是她和顧安的,然后才到魚魚的房間。
三間臥室,鋪的全是木地板,踩上去似乎有點不太一樣。
清音忽然眼睛一亮,“你做了地暖”
男人點點頭,深藏功與名。
清音真想親他呀在這個只有極少數單位才能集中供暖的年代,他居然給全屋鋪了地暖,清音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這世上就沒有顧安不會做的事只要他愿意,他啥都能給你做出來,而且是不吭不聲那種,做出來也不會說,等著你去主動發現那種。
“你這家伙,真是”幸好老娘早早把你收到麾下,嘿。
至于院里的青石板地磚,目前還沒開始拆,清音也不著急,等拆完之后把土平整一下,她就打算種點瓜瓜豆豆的,“魚魚想在院里種什么樹”
歪著腦袋想了半天,“魚魚喜歡吃橘子,蘋果,葡萄,棗兒,山楂”
“小貪心鬼,這么多咱們可種不了,再說有些果樹適應不了這里的氣候,種不活怎么辦”
“那就種葡萄、蘋果樹和山楂樹叭。”很爽快的放棄了橘子樹棗子樹。
“行,你舅舅家就有葡萄和蘋果,山楂更是漫山遍野都是,葡萄咱們挑最甜的來種上。”顧媽媽連忙說,“那樹底下再種點菜怎么樣你二姨家每年都能收不少菜種子,魚魚最愛吃的絲瓜,咱給種上”
清音笑著說好。她知道顧媽媽這么說,是怕她對顧舅舅和顧姨媽以后來城里暫住有想法,在老太太心目中,這家里還是得音音做主。
但其實她想多了,清音對顧舅舅和顧姨媽很有好感,他們都是很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平時頂多也就是來城里看個病啥的,他們頂多來家里吃頓飯,住都不會住一晚,知道顧家住房緊張,他們寧愿出去招待所。平時還各種土特產和農家菜的補貼他們,清音全都記在心里。
話說顧家這邊的親戚,她就只見過顧媽媽那邊的,顧爸爸這邊,倒是有個妹妹,但據說是嫁到京市之后就斷聯了。當年顧爸爸病重,一是因為顧全出事,打擊太大,二來也是他自己身體不好,一直體弱多病,
本就強弩之末,當時自覺時日無多,還給顧小姑發過兩封電報,希望她回來見一眼。
結果她都沒回來。
雖然顧安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云淡風輕,但顧媽媽卻每每落淚,她那么剛強的女人都能傷心成那樣,足以想見當年這事對她的打擊多大。
顧爸爸一輩子就只有一個妹妹,是血親啊,結果她讓顧爸爸帶著遺憾離世,這樣的小姑子,不來往也罷。
為了轉移程沉重的話題,清音忽然神秘兮兮的說“對了,別忘記再給魚魚種點苦瓜,清清火。”
魚魚苦著臉,“小苦瓜長慢點叭,我不愛吃你喔。”
三個大人都笑了,又把什么時候種樹,什么時候搬家計劃一番,一家四口才頂著月光回到杏花胡同。
馬干事幫清音寫的那篇文章,因為事跡真實、文字樸實,已經被選上了石蘭日報,現在醫院為了表示對她的重視,直接把她的名字掛到門診大廳里的“專家”榜上,一進門就能看見。
所以,病人數量進一步增多了,畢竟一進門就能看見一群老頭老太里的唯一年輕人,太醒目了,不一定看病也有人來看熱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