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她也盡力醫治,但醫學終究是醫學不是神學,她至今也只成功喚醒過六個,這都是病情輕微的,也有昏迷時間較長,直接在書鋼住了一段時間遺憾去世的。很多家屬都還是通情達理,理解醫學的不足之處,但也有的家屬比較難纏,覺得都怪她要接手,要不是沖著這什么工作室把病人轉過來,就住在市醫院的話或許還不會死云云。
經歷得多了,清音也沒了一開始的雄心壯志,但李修能開口,她還是打算過去看一看。“好,但我下午還有點事,等忙完再過去可以嗎”
李修能留下高小青家地址,清音進辦公室處理自己的工作,完事趕緊回學校送論文,從導師辦公室出來才直奔城南的高家村。
城南這一帶,清音前幾天剛跟蘇小曼來過一次,蘇小曼看好了幾個地塊,清音過來看了一下,看中的一塊正好在高家村隔壁。此時的高家村還只是一個普通小村子,但在五十年后卻是書城市有名的“城中村”。
接下來的幾十年里,城南片區將有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可高家村有點特殊,它是一個以宗族聚居為特點,十分重視宗族理法的村子,里面所有人都姓高,非常團結。所以幾十年后,周邊的地區都開發了,唯獨這個村子拆不掉,穩穩當當的當了五十多年釘子戶,直到清音穿越前,高家村已經形成遠近聞名的臟亂差城中村。
前兩天來看地的時候,清音就有點猶豫,萬一自己要建批發市場,這里的村民還當釘子戶咋辦,會不會給她帶來麻煩
蘇小曼聽了她的話,也有點猶豫,說那就再看看還有沒有更合適的。
想著,清音就騎車進了村子。現在的高家村還是個普通村子,沒有幾十年后的私搭私建和臟亂差,村口有兩棵上了年紀的大槐樹,樹下坐著幾位老人。
“李老師。”李修能和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姑娘站在一起。
“清醫生你好,我叫高小青,感謝你大老遠的過來。”高小青是個白白嫩嫩的瓜子臉姑娘,有種小家碧玉的感覺。
“高同志你好。”
三人邊走邊說,很快來到高小青家。高家是村里的大戶,關系盤根錯節,高小青家是長房長孫,老爺子有三兒四女一共七個孩子,這七個孩子里最大的八十出頭,最年輕的也六十多了,就是高小青那位幺爺。
農村人養老都喜歡跟著大兒子,高老爺子跟著自己的大兒子,他大兒子又跟著自己的大兒子,也就是高小青的父親。清音把關系理順,婉拒進屋喝茶的邀請,她只想趕緊看看病人,沒什么事的話回家歇會兒。
“那就請清醫生往這邊來吧。”高小青將他們帶到離家門口幾米遠的一座小屋子額,說小屋子都客氣了,其實就是豬圈。
底下養著豬,上面有一層小小的閣樓,就是老爺子的“住處”。
清音有點詫異,一般年逾九十這樣的高壽老人,在家都是老壽星啊,應該是全家人呵護的重點對象才對,怎么會住在豬圈,還是上不去也下不來的樓上。剛才即使沒進正房坐,但清音遠遠地看過一眼,屋里干凈整潔,擺設也很時興,屋子建得也是整個村里最高最寬敞的二層小洋房這差距,是不是有點過大了
但她沒說話,跟著爬上閣樓。
小小的閣樓里,清音勉強能站直,李修能只能佝僂著身子,慢悠悠的往前挪動,而閣樓靠墻的地方有張床,一位瘦小的老人躺在上面。
說床都不算,就是幾塊長短不一的木板勉強拼接在一起,搭建起來的,而床旁放著的碗里還有一些沒喂完的牛奶,沿著碗邊結了一層痂,天氣一熱,蒼蠅就黑麻麻的全趴在上面,整個小閣樓里散發一股難聞的氣味。
清音不太舒服,心理和身體都不舒服。
“讓清醫生見笑了,我們上來一趟不容易,太爺爺以前又不許咱們隨便進他屋。”
清音皺眉,李修能有點生氣“這是什么話,老人家不讓你們上來,你們就真不上來別的不說,這衣服和吃飯的碗筷你們也該勤打掃,天氣這么熱,很容易滋生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