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姌正想著,周氏對著傅瓊華解釋道“賀哥兒身子抱恙,沈氏陪在他跟前兒不好過來,倒是有些失禮了。”
傅瓊華聽著愣了一下,心里頭泛起一陣歡喜來。
她巴不得傅賀之身子不好,病死了才能叫她稱心如意,好叫她的緒之得了世子之位呢。只是她心中雖這般想,面兒上卻是不敢表現出半分來,聽大嫂周氏這么一說,連忙露出擔心的神色來,出聲問道“可是天冷著了風寒賀哥兒身子實在是弱了些,我雖不在京城,可每每想著他的身子骨,心里頭也是著急的不行呢。”
“要不然,從外頭尋大夫來,這宮里頭的太醫為了不擔責任不過是開些平安方,藥用不夠,或是總叫人進補,人參鹿茸吃了一大堆,將人補的都虛了,有時候倒不如外頭的大夫有用。”
周氏聽著傅瓊華這話,心里頭生出幾分不快來,她的賀哥兒雖然身子不好,可小姑子這話說出來叫人聽著覺著晦氣,可小姑子一片好心,她也只能扯出幾分笑意來,應承道“是有些道理,只是賀哥兒的身子一直都是宮中太醫診治的,不好冒然從外頭尋大夫來。”
傅瓊華一聽這話,心里頭就敏感覺著周氏是瞧不起她,覺著她遠嫁在外,平日里看病連太醫都用不上。
一旁魏老夫人最是知道女兒對自己這個大嫂有些嫌隙的,見著女兒臉色微微有幾分不對,連忙將話題轉移開來,道“賀哥兒那里有他媳婦照顧著就是了,時候不早了,你們一路舟車勞頓定是餓了,還是快些用膳吧。”
魏老夫人這般說,大夫人周氏和二夫人魏氏自然滿口稱是,吩咐丫鬟婆子擺飯。
不過一會兒功夫,一桌子熱氣騰騰的佳肴便擺滿了兩個桌子,女眷一桌,隔著屏風,老爺、少爺們坐了另一桌。
謝姌路上沒怎么吃東西,只用了幾塊兒點心,此時肚子也餓了,所以席間只認真吃著飯。而謝嬿卻是尋著機會和魏老夫人這個外祖母說話,老夫人本就疼她,被她嘴甜哄了幾句,心里頭便也將方才覺著她的那點子小家子氣放下了,想著到底是小地方長大的,身上有些小門小戶的毛病也是有的,如今在安國公府住下來,有她這個外祖母親自照看著,定能將她身上的那點子小家子氣給改過來。
魏老夫人看了一眼舉止儀態都極為好看的謝姌,心里頭又是一陣滿意,想著尋個機會私下里和女兒說說,都是自己十月懷胎生出來的骨肉,怎好差別對待。女兒如此短視,沒得叫她兩個外孫女兒心里頭生出嫌隙來。
一頓飯吃得很熱鬧,待用完了飯,老夫人便叫眾人去休息,還吩咐明早也不必過來請安,一路舟車勞頓,要多睡會兒才是。
眾人的住處自是執掌府中中饋的大夫人周氏安排。
魏老夫人疼愛唯一的女兒,所以傅瓊華即便出嫁了,未出閣時住過的院子也沒有另做他用,一應擺設全都按著傅瓊華的喜好來,所以傅瓊華便照舊住進了牡丹院。
她和謝嬿分別被安排住進了距離牡丹院不遠的碧蘅院和芷蘭院。
碧蘅院門口
顧嬤嬤含笑對著謝姌道“這碧蘅院幽靜雅致,表姑娘這般性子定是喜歡的。表姑娘舟車勞頓,若沒什么旁的吩咐奴婢便回去了,往后有什么事情盡管過來和大夫人說,莫要受了委屈也不開口才是。”
謝姌含笑點了點頭,微微福了福身子“有勞嬤嬤陪著過來一趟了,嬤嬤慢走。”
顧嬤嬤哪敢受她的禮,連忙側身避過,心里頭卻是對謝姌愈發多了幾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