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濂從安寧宮吃閉門羹到弄明白太上皇的操作,中間還隔了一段時日,故而看得到卻撈不到錢的金侍郎,根本沒忍到年后,早早就把自己整理好的請開海禁的奏疏送上去了。
姜離支著腮聽著
作為后世知曉屈辱近代史的華夏人,自然都會堅定不移地站在開海禁,不能閉關鎖國這邊。
但古人只是古,并不是傻,提出海禁也有緣故。凡事都有利有弊,海禁一開,自然會產生諸如很多反對朝臣說的夷狄多設譎詐,與奸民勾結,海寇猖獗,海疆不穩等問題。
對統治者來說,要錢還是要穩定省事的秩序
很多時候,選擇就是后者了。
但
關門是關不住的,懷柔遠人終究是自欺欺人。強盜是不懂更不怕柔的。
金濂為了錢連太上皇的主意都敢打,何況是在朝上跟主張禁海的臣子吵架,那正是全力輸出
“哦,開海海疆有險這些年海禁愈嚴,倭寇之患也沒少啊”
“況且若是開海,夷狄有圖謀不軌者,說不得還能消息靈通些。”
最要緊的是,金濂翻著他的戶部賬本道“原本沿海汛兵軍費,靠著開海的商稅便能覆蓋,幾不必戶部撥給。如今倒好,軍需全賴國庫再加上對瓦剌的戰事,平各地流民叛亂。國庫空虛,若不開海重收商稅,難道重斂于民嗎爾等為百姓官可有心嗎”
其余朝臣哇好不要臉,你金濂還敢說不能重斂于民啊是誰多收稅啊
最后,金濂還搬出先人來疊甲“唐時昌黎公韓愈便道“海外之國,馭得其道,則夷賈之貨皆可為中華用,而海上之患亦可潛消難道如今大明還不如先人嗎”1
姜離就為金濂這幾句話,她對于想來她這里掏兜的大孔雀,就完全不會生氣。
“朝上議過了開海禁,但少不得要增將兵去各沿海備倭。”
見太上皇對放開海禁事聽的有興致,朱祁鈺就繼續嘮下去“派選去山東備倭的戚諫派去浙江備倭的”
“等等,戚諫”
朱祁鈺點頭,他是個認真工作的性情,兵部呈報上來的人他信得過,但也沒有閉著眼就光蓋章。凡是能被推舉上來的官員,他都會去了解下此人履歷。
而姜離是聽到戚這個姓,就不由想到
朱祁鈺的話印證了她的猜想。
“他曾祖父曾給太祖做過親衛,只可惜后來隨傅將軍遠征云南陣亡于滇,未得還朝,朝廷后來賞了世襲明威將軍。”
“故而他祖父和父親,就都世襲此職,如今戚諫任京衛指揮使司的指揮僉事。”也就是,保衛皇城的警衛工作。
沒跑了
姜離對著系統算了算,果然是戚將軍戚繼光的曾祖父
“忠烈之后啊。”
朱祁鈺就聽皇兄感慨后說出了那句熟悉的“朕要給他畫個平安符。”
此番姜離畫符畫的很認真。她覺得帶著后世無數華夏人的崇敬的符箓,應當也是一種愿力這位可一定要平平安安啊。
在見到戚諫的時候,姜離忍不住細細打量一番見曾祖如見其人,就當是見過戚繼光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