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者,原就容易得罪人。
璚英不言,高朝溪卻蹙眉疑惑道“前幾年也有過彈劾于少保的,可陛下從不理會,故而已經有幾年沒人敢觸陛下霉頭了,怎么這回忽然冒出來這樣誅心的話”
是,前些年,或者說自景泰帝登基后,屢有朝臣彈劾,只是景泰帝全然是不理會,甚至有一回
少保是名譽官職,于謙依舊任兵部尚書。
前幾年朝上六部人事調動,朱祁鈺依舊按從前慣了的行事,詢問于少保的意見。
彼時于謙按照履歷,薦了郎中王偉做兵部右侍郎三把手。
然而就是這個王偉,做人卻不咋偉光正,他升了兵部右侍郎后那叫一當場升起遠大志向。三把手怎么夠,我要做一把手
看看前面的大山開始盤算但于少保在一天,他咋再往上升
于是借著同在兵部的便利,王偉搜集了許多于少保素日言行舉止不夠謹慎之處,用心寫了封秘奏,不經內閣送到皇帝案上去了。
意為陛下您看他您看于少保在兵部那叫一個獨斷專行,不容辯駁,他再在兵部待幾年,這里豈不是改姓于了
然而,景泰帝拆開看完,就把于少保請來了,把這份奏疏分享給他。
于謙看過秘奏,向皇帝請罪如果非要摁著一字一句的拆解,沒有人的話是毫無漏洞的。這里面有的字句,確實是他自己說過的。
不等他行禮,朱祁鈺只是笑著扶起。這一瞬間,兩人忽然都想起數年前,乾清宮外,驟然一起得皇帝宣召的兵部侍郎和郕王。
彼此不由相視一笑。
原本,朱祁鈺只想給于謙看過,讓他知道這個下屬的為人,之后打回這封奏疏調任官職便罷了。
現下卻忽然升起了促狹心性,把這封秘奏給了于謙“少保自己拿去問他”
而于謙回到兵部后,王偉渾然不知自己被皇帝賣了,還在裝三好下屬,湊上來主動殷勤問“陛下是有什么公務吩咐兵部少保身兼數職,若分顧無暇,只管交給屬下。”
于謙就交給了他。
王偉看清手里的奏疏為何后,當場就要找個地縫鉆進去。
偏生頂頭上峰不許他逃避,直白問他“王侍郎對我有什么不滿,可以直接告訴我,不必通過陛下告訴我。”
此事一時傳為朝上笑談。
王偉陛下,你害的人家好苦
但他想破頭也想不明白,陛下為什么會這樣做
王偉有想過陛下可能不信這封秘奏的內容,也不會動于少保的官位。
但他這是密奏啊他只是表個態度出來,比起聽從上峰,他更全身心忠于陛下,會為陛下盯著這位位高權重的
尚書。
陛下就算不信,也不當如此戲弄他一片真心,還直接把這封秘奏給于少保本人了
陛下如此行事以后如何還有人敢私下向御前告于少保的狀陛下你真的安心嗎
朱祁鈺沒有不安心,但他很煩心
哪怕過去了十年,他帶著一袖子奏疏來西苑訴苦的神情,還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