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通感癥是自娘胎里帶出來的毛病,母親們這些年替她遍尋名醫都未能治好她的病。
時間長了,魏京嵐也漸漸接受,自己與正常人天生便不同。
正常與人交往都是隨著自己的需求。脾氣相合,志趣相投,利益所需,三兩句話間便能混熟。
魏京嵐卻不行,她自小便能感知到人最深處的情緒,尤其是對陌生人。
和善可親的容貌在她的眼中能幻化成各種難以接受的形狀,如猛虎的尖牙,如被磨得晶亮的刀刃,如黑夜中窺視著的眼。
小時候不能理解眼中與尋常人大相徑庭的世界,常常被嚇得躲在不愿被大人發現的角落里哭泣,甚至一度,懼怕這個世界的所有,包括母親們。
后來她懂事了些,對于人們面目下的奇形怪狀稍稍習慣,才逐漸明白那些形狀不僅僅是她的臆想,還藏著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情緒。
來她家的陌生人,多是看著謙卑,實則無事不登三寶殿,對她的和善自然也不是發自內心的和善。
再后來,她理解了目的二字,知道人與人相處,并不一定依照本心情緒。
彼此看不慣的人為了利益也能建立塑料友誼,戒備,提防,算計本就是人之常情。
但這不是她的相處之道。
她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偽善的人身上,更不愿意忍受那令她毛骨悚然的形狀去強迫自己與人交往。
所以她自小便抵觸與陌生人交流,顯得孤僻且難以接近。
母親們知道她的情況,雖然會擔心她的社交障礙,但也給足她獨立成長的空間,并不逼迫于她。
久而久之,她也習慣了獨立于人,即便在熱鬧非常的環境里,她也不會主動融入。
直至遇到遲昕。
魏京嵐記得很清楚,她第一次見到遲昕,是在家族宴會上。
那時候她被一個非要和她一起玩的同齡人纏上,那個小朋友原本只是有尋常的棱角形狀,可不知道被自家大人教育了什么,再來找魏京嵐玩耍時,身上竟像繞了一條金環蛇,將小朋友原本的面貌都遮掩。
偏偏她很熱情,不善言辭的魏京嵐怎么都躲不開,急得眼圈都紅了。
正當魏京嵐想找母親求助時,遲昕便站出來擋在了她的身前。
“她不想同你玩你看不出來嗎”
“你是誰”那小朋友仍不放棄“憑什么能替她說話”
“我是她的未婚妻,當然可以替她說話”小遲昕雙臂伸展擋在魏京嵐的身前,將小魏京嵐牢牢地護在身后。
“未婚妻”小朋友不過四歲的年紀,并不能理解這樣復雜的關系“那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告訴我的。”小遲昕抓抓自己的辮子,又道“反正是她最親近的人”
那個小朋友似乎終于反應過來,針鋒相對道“你說是就是嗎我才不信”
兩個小大人僵持不下,眼看就要動手,小魏京嵐靈機一動,對隨身的保鏢打手勢,讓保鏢前來隔開了倆孩子。
都是名流圈的小公主,保鏢哪敢得罪,隨后母親及時趕到,才算將這場孩子間的風波壓下去。
宴會結束,母親們擔心她留下與同齡人相處的陰影,還特意詢問她的感受。
“嵐嵐告訴媽媽,你討厭她們嗎”魏蕓商沒辦法問出小孩子更多復雜的感受,只能用最簡單的喜歡和討厭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