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任那些御史言官再不滿,也是無法,因為大理寺沒有找到任何宋離收受賄銀的證據,反倒是找出了徐順背著宋離私吞每年三萬兩的證據,宋離最多落下一個御下不嚴的罪過。
而這個罪過經天子之口也由這數日牢獄相抵,不再另罰。
傳旨的太監回來的時候李崇這才問道
“宋離回府了”
“是,陛下,宋督主接旨后便回了宋府。”
李崇這才算是了了一件事兒一樣心情都松了兩分,抬手挑起了今日內閣呈上來,準許禮部撥銀五萬兩用于太后的千秋節的折子。
這折子昨天便送來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宮里的老嬤嬤進來瞧他,帶了昭德大長公主的口信,這個口信也十分的爽朗痛快,意思是叫他不要著急,姑姑自會幫他料理。
以至于今天李崇的心情很好,坐等他姑開大。
正等著的時候就聽門外的小太監進來傳話
“陛下,昭德大長公主遞了牌子進宮,長公主傳話說請陛下約禮部,戶部及內閣幾位朝臣前來議事,她先去慈寧宮,隨后便到。”
李崇的精神都跟著振奮了起來
“張沖,照長公主的意思傳朝臣進宮。”
張沖趕忙躬身去安排。
而此刻青華門一過,昭德大長公主的鑾駕被三代帝王加賜儀仗,端的是巍巍皇家威儀,此消息自然也傳到了慈寧宮。
就是執掌宮事的姑姑琉鈺臉色有些驚慌
“娘娘,昭德大長公主進宮了,正往慈寧宮而來。”
玉榻上此刻正瞧著新送來的首飾的孟太后臉色一變
“她進宮來做何”
她是從心里有些怵李昭德的,她冊封皇后的時候朝臣就諸多反對,而給她臉色看最多的便是和先皇后自幼相識的李昭德。
她也曾因為在她那吃的委屈多次和光帝哭訴,但是光帝次次都叫她忍讓,甚至為了照顧皇姐的情緒,在光帝時期便免了李昭德需要向皇后行的禮儀。
反而在家禮上,李昭德是長姐,自幼照顧過兩個皇弟,光帝對她都敬重有加,孟皇后反而要向李昭德行家禮,稱皇姐,所以她對李昭德都是能避則避,近幾年來,她非大宴也并不常進宮。
“還不快準備,給本宮更衣。”
鑾駕直停在慈寧宮的門口
,鑾駕上下來的女子墨發如云,一身正嫡才能穿的明黃色宮裝,神色鎮定,自有一股從骨子里散出的雍容端方,通傳的聲音層層遞進,她這才時隔多年再次踏進慈寧宮。
“皇姐今日怎么有空進宮怎不叫人提前通傳一聲”
孟太后穿的更是隆重,九釵鳳冠無不在昭示她如今的地位,但是這些李昭德從不看在眼里,鳳眸微瞟,對她的輕視一如從前,似笑非笑地開口
“不曾通傳是怕太后又借口躲了去。”
孟太后不愿今日還受她凌辱
“皇姐這是哪的話,這是皇宮,我身為太后緣何會躲”
李昭德進了正殿,不予與她口舌爭辯,開門見山
“我此次來是為了太后千秋節一事。”
孟太后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千秋節何事”
“京中雪災已經綿延月余,災民流遍,糧庫空虛,朝中用銀子的地方甚多,此等天災之下,皇室更應為天下表率,克勤克儉。
如今陛下還未大婚,太后身為后宮之主應體陛下之難,將千秋節五萬撥銀轉而交由賑災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