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的時間李崇一直在和宋離捋著思路,宋離間或給他提些建議
“冶鐵事關兵械鍛造不可大意,如今的鐵礦歸在工部下轄,但若要鍛造兵器卻又受兵部轄制,橫跨兩部,多有不便,若還要擴大規模,倒不如成立獨立的冶鐵司,越過工部和兵部,直屬朝廷。”
李崇眼睛微亮,很是贊同
“我也正有此意,這冶鐵司總管天下鐵礦,從開采到冶煉一切都要照章行事,下屬又可將兵械的部分單獨分出來,接受兵部監督。”
工業化的進程一旦開始就很難再停下來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其實也造成了很多資源的非消耗性浪費,對于這個其實李崇的心里也在打鼓,畢竟這皇帝他也是第一次做,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所以他不能冒進,鐵礦資源作為重要的發展資源必須要牢牢握在手中,只要勒住了鐵礦,那么工業化的進程他就還能控制住。
看著李崇興致勃勃,宋離思慮片刻卻還是要提醒他一句
“此事我們說來容易,但涉及兩部,成立冶鐵司不是個小事兒,此事需要經過廷議,冶鐵司司正的定級,需受哪司衙門督查,都要議的清清楚楚,最重要的是內閣和六部的意見必要統一,否則推行怕是不易。
其次便是這第一任的冶鐵司司正人選極為重要,鐵務和鹽務一樣,日后不知多少人要盯上,冶鐵司可預見的少不得和軍中還有朝廷各部打交道,此人需得信得過不說,身份也不能低,且得好好尋一尋。”
李崇也冷靜下來不少,身子向后一靠摔在椅背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紙上畫一個蒸汽機容易,但是做出來不知要花多少時候,這說要成立冶鐵司不過是上下嘴皮子一碰,但若放在朝中不知道又要打多久的口水官司。
說到底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掣肘的地方多著呢,想要真的開啟工業化之路恐怕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而且一提到用人他就發愁
“哎,上朝的時候烏泱泱的一堆人,真到了用的時候竟然想不出一個來。”
朝堂上能夠絕對信任的人還是太少了,少有的那幾個那也是在原來的位置上根本動不得,比如閻毅謙父子,巖月禮,陳文景那幾個朝中老臣,宋離拍了拍他
“這不是殿試在即嗎這一次你倒是可以選幾個能堪大任的慢慢培養,這樣的人用著也干凈,要不了幾年想來也能獨擋一方。”
這是李崇親政后親自主持的殿試,這一批進士才是李崇真正的門生,培養得益,日后免不得是股肱之臣,說到這一次的殿試,李崇倒是托著下巴撐在扶手上笑著看身邊的人
“我就盼著這一次殿試能多幾個你弟弟那樣的人。”
宋離笑了
“這么看重他”
“嗯,他那一套說辭雖然放在朝堂上分外的得罪人,但是說的也都在點子上,日后少不得是要用到的,這皇帝說起來高高在上,其實也是沒有那么自在。
”
宋離見瞧著他剛才的興頭都降了下來,人好似發了愁的大狗一樣,不由得心中都軟了,安慰出聲
慢慢來,不急,如今總是有個方向的。1”
李崇對著他笑了一下
“我知道,一口氣吃不成一個胖子,我們一步一步走。”
李崇重新燃起了斗志,坐了起來
“現在除了這些便要想辦法讓民間富起來,只有百姓的手中有了銀子,稅收才能上來。”
國庫空虛是個大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不能通過加征賦稅來解決,底層的百姓窮,壓榨百姓不是個長久之道,必須讓底下的銀子流動起來,讓更多的人手中賺到銀子,朝廷才能居中征稅。
宋離明了李崇心里在想什么,點了出來
“你是想在民間發展商賈”
李崇知道這個想法其實有悖于這個時代的傳統思想,但是這一步終究是要邁出去的,他看向了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