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菲爾德就覺得合眾國這種把選舉權交出去,政客選舉之前一套選舉之后一套變臉,簡直就是推卸責任的絕佳制度,讓選民一次次的失望。
就拿艾滋病的出現來說,合眾國的第一個病例距離被聯邦政府承認應該重視,竟然整整被聯邦政府捂住了好幾年,一直到里根的一個好友成了艾滋病人,才正式的被聯邦政府重視。在捂蓋子這方面,合眾國可比它的對手強大太多。
不真正的沖擊到高層,對于合眾國的大人物來說,就等于是沒有,你說有你就是美國例外的敵人。但就是這種國家,竟然能贏了蘇維埃,可見對國家腦梗還是比慢性病更加致命。
所以對于共和黨重提內戰的勝負,阿爾頓帕克爾覺得,這是民主黨競爭力提高的表現,已經讓共和黨感覺到了危險,不然是不會這么重視的。
謝菲爾德對此表示同意,并且表示經濟不好看起來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尤其是在選舉年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簡直是令人欣慰的事件。
很快兩人的對話就從共和黨怎么看,轉移到了民主黨黨內初選的事情,謝菲爾德自然是希望越順利越好,一切都水到渠成,不要造成內耗,以全力姿態應戰共和黨。
對此阿爾頓帕克爾表示同意,說自己到了中西部之后,同樣會和威廉布萊恩一樣提出類似的主張,拉攏中西部的選民,團結黨內一切可疑團結的力量。
在第二天的集會演講當中,阿爾頓帕克爾大談法制的重要性,表示會和羅斯福總統也一樣重拾法律的尊嚴,但不會利用民意來做類似的事情,出身法官的他會用一些法律框架之內的辦法。
然后話鋒一轉則對威廉布萊恩表達扶持弱勢群體的想法表達了部分認可,但是還是堅持認為,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個人的奮斗更加重要,保護弱勢群體可以做,但不能過度。當前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更加側重于那個群體的問題,“人們說我是種族主義者,其實我只是知道這個國家是誰建立起來的,為了這個國家的理想,我才出來選舉,并不仇恨任何一個人,不論是威廉布萊恩,還是塔夫脫。”
“我甚至可以再今天公開說一句話,如果在這一次的初選當中,我輸給了威廉布萊恩先生,我就做他的助手幫助他競選,以一個法官的尊嚴保證,我絕對說話算話。”阿爾頓帕克爾在演講臨近結束之前,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引起一片嘩然。
當阿爾頓帕克爾的話流傳出去之后,人們迫切的想要知道威廉布萊恩的想法,很快在洛杉磯的威廉布萊恩就做出了回應,表達了同樣的意思,誰輸誰做副手,幫助對方競選。
“騎士間的競爭!”這是總導演給旗下報紙的標題,至于寫什么,請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