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菲爾德再一次的出現了,在尼古拉皇后下榻的酒店,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會給出一個交代,空頭支票隨便開,反正不可能有人找到女大公。
“既然皇后要歸國,我只能說祝愿一路平安。”謝菲爾德面帶可惜之色的道,“別的我不敢保證,但我敢保證兩個女大公還在德克薩斯境內,現在任何道路都已經被封鎖,連一只鳥都飛不出去,只要讓罪犯認識到了無法逃離,挨家挨戶的搜索,總能找到他們,到時候我要親自問問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尼古拉皇后走了,在他的丈夫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下,不情愿的被帶走。
謝菲爾德甚至親自去火車站送別,他巴不得對方趕緊離開德克薩斯,在火車消失在視線當中的那一刻,直接開口道,“現在所有積壓的糧食鋼鐵和石油,馬上開往歐洲,全部。”
“知道了,老板,難道戰爭會爆發么?”杰斯拉走在謝菲爾德的前面詢問道。
“你問的這個問題就有意思,國家繼承人被一個小國的普通人一槍干掉,一點反應都沒有,全世界怎么看奧匈帝國?”謝菲爾德冷冷的笑了兩聲道,“一聲不吭的接受了,別說塞爾維亞怎么樣,境內的斯拉夫省份還會聽維也納的號令?”
奧匈帝國動手俄羅斯看著?多年來在巴爾干地區的苦心經營,斯拉夫世界的帶頭大哥影響,會不會毀于一旦?德國人看著唯一一個同民族國家被打垮?
德國人參戰,法國會放棄難得兩面夾擊的機會,讓以后自己國家獨自面對同盟國?
每個國家都有必須參戰的理由,工業化社會總動員起來,一定會比遺忘的所有戰爭血腥無數倍。
德克薩斯州各城市的大街小巷,招工啟事覆蓋住了原來尋找女大公的尋人啟事上面。尼古拉皇后離開之后,奴隸主連裝都懶得裝了,趕緊做好為參展各國輸血的準備才是正事。
一艘艘的貨輪駛離港口,向著里昂、漢堡、倫敦、馬賽、甚至君士坦丁堡使去。
同時提升了三美元月薪的招工啟事下面,無數人排著隊進入了他的工廠。大西洋對岸的歐洲,各國私下的接觸到達了前所未見的地步。
所有的外交官在竭盡所能的爭取最后一絲和平的機會,并且頻頻對外釋放出來樂觀的消息,這和一些鼓動戰爭降臨的報紙,形成了鮮明對比。
“歐洲不會爆發戰爭!”這是紐約時報的刊文,列舉了歐洲作為現代文明的起源的種種優勢,認為各國一定會拿出來可行的辦法避免戰爭。
“真是一條好舔狗!”每天早上起來看報紙的奴隸主嘴角抽動著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