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國家所動員起來的資源太過于強大,一旦進入僵持狀態,德國根本耗不過協約國陣營,這也是剛剛總參謀部軍官提出異議的時候,小毛奇這么回答的原因。
并不是小毛奇否決了很多才華橫溢的參謀,提出來的設想!而是德國的國力只能支持軍隊做到目前的目標,為了德國的勝利,他甚至親自制定了進攻列日要塞的計劃。
戰爭一旦打響,立即以奇襲方式奪取比利時現代化的列日要塞,這對于他這個不以膽大聞名的總參謀長的人來說,實屬一個驚人的決斷。此舉一旦失利,人們肯定要質問是誰命令實施這一敗舉的,對此毛奇心中十分清楚。
“進攻列日要塞的重炮和飛艇必須馬上到位,戰爭已經來了!”小毛奇對著總參謀部的軍官們大喊著,他已經完全違背了謹慎的本性,只希望這個違背本性的計劃,為德國帶來良好的效果。
德國向比利時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允許德軍借道比利時對法軍作戰,并限在二十四小時內答復。德國和比利時的邊界上,已經出現了德**隊的身影。
在比利時還沒有做出正式回復之前,德國正式對法國宣戰,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核心,法俄同盟和德奧同盟已經加入到了戰爭當中。
這一天在合眾國刷屏的新聞,是比利時對非洲的殘酷統治,以無數剛果黑人被剁手的照片為主,最近謝菲爾德聰明了,向共和黨人學習,專門找女人還孩子的照片來刊登。
同時發行量第二大的新聞,是大利比里亞計劃的初步設想,一邊用剛果人被剁手的照片,一邊讓黑人返回非洲,也只有謝菲爾德這個比爛高手能干得出來。
只是歐洲大戰已經爆發,德**隊已經出現在了比利時邊界上,這個時候炒作比利時殖民地的慘狀,似乎不太合適。
很快就有人告訴謝菲爾德不太合適了,比利時大使認為合眾國某些報紙有誤導的嫌疑,這么干的國王已經去世幾年了,要求聯邦政府制止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合眾國是言論自由的國家,沒人可以捂住我的嘴。”謝菲爾德得知華盛頓的消息,原地矗立了一會兒,輕聲道,“明天的報紙轉載英國人是如何故作中立,欺騙德國大使的報道,就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