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無所知的貝蒂艦隊,則更加主動一些,因為他率領的艦隊,遠遠超過希佩爾艦隊。
這一場遭遇戰終于在冰冷刺骨的北海打響了。
希佩爾在遭遇之后首先發起攻擊,伴隨著一陣凄厲的尖嘯聲,四顆三百零五毫米口徑的重磅炮彈以磅礴之勢落至海面。頃刻間,這些重達四百多公斤、速度超過七百米每秒的高爆彈在海面激起一團團柱狀水浪,雪白的水浪還未升至最高點,下方陡然發生巨變極其劇烈的爆炸在瞬間形成了碩大的、宛若花團綻放的浪潮,向上騰起超過了先前水柱的高度和寬度,向四周飛濺直落數十米外。等到水浪紛揚落下,留在空氣中的大量水珠顆粒形成水霧狀。
德國戰列巡洋艦暫時還只能用前主炮射擊,可即便是半數的火力輸出也讓首當其沖的幾艘英國戰艦官兵叫苦不迭。
德國艦隊的大炮射出了第一批炮彈,炮彈尚未落下,只見遠處英**艦的炮口處,大團濃煙夾雜著橘紅的火眼噴射而出,英國人也開火了。德國戰艦發射地第一批炮彈就擊中了英國戰艦。而英國人的第一批炮彈卻繞過德國戰艦縱隊,落到了遠處的海面上。德國重型水面艦艇采用了新式的全艦統一方位射擊指揮系統。所有火炮齊射時,彈著點散布小,射擊效果明顯優于英國戰艦。
在這片喧鬧之海,劃空而過的重磅炮彈一次次發出剎車般的尖叫聲,英國艦員們以驚人的勇氣面對德國戰巡編隊的猛烈炮擊。
歷史上的日德蘭海戰,貝蒂艦隊的主炮命中率極低,如果不是約翰·杰利科率領本土大艦隊在絕對實力對比上占優,還搶先占據了有利位置。單獨憑借貝蒂艦隊在日德蘭海戰當中的表現,絕對是災難級的發揮。
面對希佩爾艦隊的首先攻擊,貝蒂不但沒有一絲懼色,而且馬上對著各艦下令道,“近一點,我們這一次要消滅德國人的戰列巡洋艦。”
在戰艦的設計上,英德兩國明顯有著不同的思路,英國戰艦注重火炮的口徑和高航速,不可避免的就帶來了一定的隱患,那就是和德**艦相比,英**艦的生存能力值得懷疑。
不過因為英國皇家海軍本身實力強大,在優勢遠遠超過對手的時候,這個缺點是不會暴露出來的,因為兩國主力艦隊一旦相遇,英國艦隊龐大的數量,加上大口徑主炮,一定會給德國公海艦隊迎頭痛擊。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在實力對比不占上風的時候,正好德國公海艦隊相遇怎么辦?
正在率領公海艦隊急速接近的萊因哈特舍爾,準備回答英國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