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無限制潛艇戰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最終導致美國參戰也必須實行,讓英國本土和德國一樣,處在被封鎖當中,才能讓兩國處在同一個基礎上,得不到外界物資的流入。
而這一次的日德蘭海戰,德國公海艦隊只沉沒了一艘戰列巡洋艦,還俘虜了兩艘英國戰列巡洋艦以及十二搜其他軍艦,沉沒的三萬噸瞬間補充還有賺到。反之貝蒂艦隊只有無敵號戰列巡洋艦逃脫,英國皇家海軍損失噸位接近三十萬。
萊因哈特舍爾在向威廉二世的報告當中,自然再也不會出現什么無限制潛艇戰的段落,既然大艦隊決戰已經可以做到,誰會關注潛艇呢?
“陛下,目前的空窗期只有半年時間,英國各大造船廠的船臺上,還存在一些強大的戰艦即將下水,我們要抓住這一次的機會。”萊因哈特舍爾倒是沒有目空一切,他知道截止到目前為止,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仍然在德國海軍之上。
但這就已經不錯了,至少已經看到了打破英國海洋霸權的希望,原來那是一點希望都看不到,雖然公海艦隊有幾艘主力艦受損嚴重,可受傷并不是沉沒,既然成功回到了軍港,就有重新出港的一天。
反過來,英國的貝蒂艦隊已經全軍覆沒,葬身在北海海底,這個損失是無法彌補回來的。
“即將到來的一年,很多將領和公民都在期盼戰爭結束,德國的士兵們能夠贏得最終的勝利。”威廉二世沉默良久,說出了這樣一番話讓萊因哈特舍爾自己細細品味。
自從薩拉熱窩事件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戰爭,不光是德國人,就連其他參戰國也都在盼望戰爭的結束。
英國人也同樣盼望著這一點,但是日德蘭海戰的驟然失利,令所有得知這件事的人呆若木雞,英國皇家海軍竟然會戰敗?這是他們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一時間對日德蘭海戰失敗的原因,憤怒的英國公民希望內閣能夠給出一個說法。不少憤怒的矛頭指向了英國本土大艦隊司令約翰·杰利科的身上。
無能狂怒是沒有緣由的,作為大艦隊的司令約翰·杰利科海軍上將,瞬間喲了眾矢之的的感覺,可實際上這件事和他無關,是倫敦方面的情報出現了失誤,引導英國皇家海軍走向了失敗。
索性包括海軍大臣丘吉爾在內的內閣成員們,知道戰敗的內情,是德國人發現了無線電密碼的泄露,反過來策劃了這一場精心準備的伏擊戰,打了皇家海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責任并不應該由約翰·杰利科本人來承擔,所以在群情激憤之下,首相、海軍大臣紛紛出面,表示這不是海軍將領們的過錯,而是狡猾的德國人精心設計的圈套。現在公民應該相信皇家海軍保衛本土的決心,約翰·杰利科上將仍然是一個德高望重的海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