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聯邦政府以民主程序做出了符合國家意志的抉擇,我怎么會反對呢?”謝菲爾德百無聊賴的表態道,“我知道這是早晚的事情,關系到了各位的身家財產安全,所以這是不可避免的。”
話里話外,奴隸主已經指出這個桌子上的絕大部分成員,手中資金已經被協約國套牢的事實。在這個前提之下,謝菲爾德要是鐵了心繼續站在同盟國一邊,那就是和整個國家的頂尖勢力為敵,如果以財富衡量的話,其意義就算達不到背叛自己的階級,一下子被社會主義思想給洗腦這么嚴重,也差不了哪里去。
心照不宣的點了題,明確了一群拯救本身財產壟斷資本家,到底是懷著什么目的參戰。
就算是出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基本理由,合眾國也必然會站在協約國陣營當中的,雖說合眾國的野心,一點都不比德國小,甚至還遠遠超過。
這就涉及到了異端和異教徒的關系,異端雖然會被首先認定為危險,同樣異端群體心里也對此有所準備,所以會隱藏心中的異端思想,裝作不是異端。而異教徒卻沒有這種優勢!
所以最終接管了大英帝國世界霸權的,是合眾國這個異端,而不是敵我意識特別清晰的德國,和大部分歷史進程一樣,異端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戰勝所謂的主流思想當中,異端和異教徒缺一不可,僅僅有異端的話,毫無疑問這就是宗教迫害的前兆,阿拉伯停止擴張的時候,歐洲各地都在燒死女巫。在奧斯曼帝國成立,攻破不落的君士坦丁堡,深入歐洲復地的時候,這種宗教迫害才漸漸停止。
而僅僅有主流思想的話卻沒有異教徒的威脅,各種新奇想法肯定不會被主流思想所接受,在全世界都處在穩定農業時代的時候,這也不能說是錯誤。
可工業革命就是被排斥歐洲主流之外的邊緣小島英國開始的,從宗教上來講,英國圣公會也是首先把羅馬教廷權威踩在腳下的存在。
“不知道各位想要以什么名義參戰?”謝菲爾德看著因為自己表態,都很高興的頂尖富豪們,問出了這么一個問題。
“隨便找一個參展理由就行了,現在各國都已經余力不多了。”科爾曼杜邦想都不想的回答道。
謝菲爾德頭一瞥,很明顯對這個答案并不是很滿意,理查德梅隆想了一下道,“以我們和英國人的關系,維護英國母親,血濃于水在合適不過了。”
“我們可是從英國人手里獨立起來的。”謝菲爾德開口提醒道,“澳大利亞、加拿大、甚至于南非都可以這么宣揚,他們是英國人的殖民地,我們合眾國可不是。”
啊!一直精神不濟的蓋爾打了個哈欠,說出了謝菲爾德心里的話,“我們當然是打著保護白人文明的名義,就說各大參戰國在這么打下去,從大航海時代以來建立的白人文明社會體系就會崩潰,我們應該允許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想法,著眼于未來,求同而存異,減少文明世界的內耗和犧牲,這樣避免了得罪國內愛爾蘭裔和德國裔,還能煥發出來合眾國公民的整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