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林暉要從她家一般的飛行器里下來,踩著咯吱咯吱的深深的雪,去那座廢棄了的城市里看看。
或許是沒有了智慧生物用各種方式發熱,整個星球的氣溫都更低了,這個城市里幾乎都被雪給埋住了。
林暉大概看了眼智能管家,上面顯示這里的環境溫度達到了零下一百多攝氏。
隨后,林暉在雪下挖到了一個類似“最后的庇護所”的全封閉空間,里面有這個星球的人類留下的最后的痕跡。
通過人工智能的自我學習,林暉破解了這里的文字,她了解到,這是個覆滅前,科技文明大概到達藍星十八世紀左右的水平。
這個星球的陸地面積廣闊,極端地理環境的地方又遠沒有藍星那么多,所以,在這個星球科技漸漸發展起來后,這里的人口密度也成幾何倍數那樣增長。
而人口飛速增長、科技有了一定的發展,這個星球的各個國家間為了爭搶更多發展科技的資源,發動了戰爭。
戰爭又反過來促進各種破壞性的武器的研發。
在類核武器問世后,三個超級大國之間彼此投射放射物炸藥。
起初,這里的人們只是在沿海地區發現了奇形怪狀的小魚。
而后,人們又漸漸面臨了好像比往年更大了的自然災害。
再往后,人們發現天上降落的腐蝕性強的雨霧似乎灼人皮膚。
后來啊,氣候一年比一年更加惡劣,糧食產量漸漸走低,非正常新生兒也在增多,發現的罕見疾病一例又一例
惡劣的種種變化又加速了這里各個國家的互相攻伐。
這里的人們的體質慢慢變得更壞,壽命更加短暫,優質無污染資源的匱乏,生下來便伴隨終身的種種痛苦,使得這里的人們心理更加憂慮,脾氣也更加暴躁易怒,性格也更加極端偏執。
所以,在大面積發射類核武器后的兩百年時間里,這里的人類數量又成幾何倍數的下降,從巔峰時期的120億人,急劇下降到不足12萬人口。
而搬遷到這個零下三十度的極地建設城市,也是希望這里的低溫盡量使人們頭腦和情緒保持冷靜。
沒錯,這個城市在一千年以前,歷史氣溫應該是零下三十度才是。
看到這里,林暉不由得苦笑。
而這個星球智慧生物的最后的滅絕,竟然還是因為他們的“急功近利”。
是的,這里最后還在存活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類似于藍星上癌細胞的一種物質。
藍星上的癌細胞,是細胞失去了控制,只會無限復制卻不能正常被調控。而這里被威脅恐慌了的人類,為了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生存,居然鋌而走險給自己身上復制這種細胞。
最后的結果,自然是更加速了其滅亡。
了解到這些歷史,林暉沉默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