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看到李斯,內心古井無波,雖然這個世界他是第一次見李斯,但他又不止經歷過一個世界。
至于他對李斯的態度
扶蘇自覺他對李斯的態度還可以,就算是不被控制,他們面對面,他也不會想著拿刀砍了他,滅他三族,這么看,他的態度也夠好了吧
當然,扶蘇覺得,主要還是和李斯的結局有關,具五刑,夷三族,也配得上他的所作所為了。
相比之下破壞法律,虐殺兄弟姐妹,屠殺大臣,不顧民生,導致大秦二世而亡的第一責任人胡亥居然只是被趙高的女婿閻樂在望夷宮內被逼自殺,真是便宜他了。
李斯的結局不是扶蘇對他無感的原因,他對他無感只是因為他對很多人都無感,換胡亥來,他都不會多看這個東西一眼。
他的心不大,放不下李丞相這么大個人。
至于說解決胡亥趙高這倆人
扶蘇只能說,作為傀儡他配嗎
李斯此次面見秦王的目的是奉上已經制好的王璽。
秦王未加冠前他的璽印由其母趙太后保管,趙太后和嫪毐那點事,李斯也心知肚明,所以秦王提前以和氏璧制造一塊新的玉璽就非常合情合理了。
秦王接過髹黑飾紅的漆盒,打開蓋子,看到已經被制成璽的和氏璧,工匠手藝非凡,并沒有埋沒這塊稀世美玉,但他并沒有在璽的外表上過于留戀,很快就調轉,將刻字的一面呈現在自己面前。
只見上有八個篆文,正是他與李斯反復商討才定下來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此時的秦王經由當年李斯的一番諫言,志向已經變成了統一天下,而非什么稱霸,可以說這八個字正代表了他的最大心愿。
周朝尚能有八百載壽數,我大秦將來一統六國,豈能弱于它
此時,年輕的秦王胸中是滿滿的豪情壯志,心情頗佳的他看到身邊唯一的兒子,笑了笑,把手中的玉璽放在他的面前,“扶蘇,這玉璽好不好看”
扶蘇
李斯
李斯其實是能理解秦王的心思的,在當下,兒子是能承宗祚的,所以對著唯一的兒子炫耀自己王權的象征這件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扶蘇也理解,對于如今男子才能承宗祚,擁有第一順位繼承權這件事他的想法是利益與人性的結合導致了這件事的發生與傳遞。
黔首需要勞作,此時工具不先進,需要人力,重男輕女,此外,但除了農作,男子也是勞役和兵役的主要人源,這么算起來,除了金字塔頂尖的,余下的人還是會因為利益而重視男子,至于金字塔頂尖的
在當下這么個女子生子的死亡率和嬰兒夭折率的現實下,你是國君,如果能控制后宮的女子不與外人有相處的機會,是選擇可能成為耗材的女兒還是能把別人的女兒當成耗材用的兒子當繼承人呢
商人都想一本萬利,能少投多賺沒人想多投少賺。
更何況這是一個父系社會,父親擁有對妻子兒女的支配權,丈夫擁有對妻子的支配權。
上位者都不想自己被妻子壓制,想控制兒女,又怎么能讓他手下的人甘心被妻子壓制,兒女失控呢
所以上層才會利用忠孝,國君是最大的父,理所應當受到臣民的效忠,大秦在律法上用非公室告和不孝罪來維持這一體系。
對人而言,利益這種東西,既然拿到手了,又怎么可能會甘心松手呢
都知道禪讓制哪怕是堯舜禹被認為相對狹隘的禪讓制,也比父死子繼選擇的繼承人出眾的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