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那邊的扶蘇和劉徹的言語交鋒,秦國這邊的扶蘇是不清楚的,對于另一個自己沒準備過來他也說不上什么失望。
比起這些無趣的事,他更在乎接下來該如何做。
李斯去了楚國,呂不韋忙著推廣先進農業技術,黃帝廣成子和老爹忙成狗,扶蘇卻憑借著身體優勢暫時獲得了空閑時間,但這并不代表他就一點事也不干了。
閑著是不可能閑著的
經過一番考慮,扶蘇決定把煉鐵技術往前推一推,因為并不是所有的鐵都能用來制作農具與兵器的。
自然界的鐵基本上都是氧化鐵,而脫氧后的又根據含有碳量的多少分成硬脆,幾乎沒有塑性的生鐵和質軟塑性好,但容易變形,強度和硬度均較低的熟鐵,以及介于二者之間的鋼。
鋼的優點無需多言,大秦的煉鐵技術屬實不算落后,有秦墨相助,又有商鞅變法后確立的制度,別的不說,大秦的工業水平那是絕對領先的,光就通過可鍛化熱和加熱氧化對鑄鐵脫碳都領先對面西方兩千年。
這種通過對鑄鐵進行脫碳獲取鋼的方法在炒鋼法和灌鋼法面前就遜色多了。
考慮到鋼鐵的冶煉也需要燃料,木炭和煤炭干餾煉制焦炭也可以一起出來了。
至于說這些技術會不會增加后世反動派的力量
扶蘇只能說,你高看科技的力量和他的那群同類了。
他的那群同類們為了維持他們的統治只會把技術束之高閣,不讓底層接觸,畢竟底層越弱,他們的統治越穩固。
再說句不好聽的,時間久了,他們靠什么能再次掌握應用這門技術呢憑他們臉大
也別覺得他小看了這群同類,他們能想出什么高級的統治方法
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這五術是在商君書里的,你要說這可能是當初變法派的集體結晶,那將法術勢結合的韓非的書總是他自己寫的吧
嘴上說著王霸雜之,那是以王道為主還是以霸道為主嘞
早就說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那該堵的嘴也沒見少賭,烏臺詩案文字獄,反正也就那回事,嘴上不說,誰心里不明白呢
君舟民水,可還不是有人想試試自己是不是例外,結果毫無例外統統翻車。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遍身綺羅者,不是養蠶人,所以有農民起義一點也不奇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嘍。
至于說之后農民軍腐化以及農民軍里混進了原來的統治階級
只能說沒有科學理論的現實就是如此,反抗總比不反好,反了還能活,不反就徹底玩完。
至于科技
后世也都有炒鋼法和灌鋼法,這也沒擋住他們滅亡的命運啊
科技真的有用,但它并不是萬能良藥,再先進的科技在腐朽落后的國家也發揮不出它應有的作用。
趙國不強大嗎廉頗李牧不強嗎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打出郭開這張牌,穩贏啊
亡國的原因有很多,但能到亡國的地步大概只能說不夠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