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她看向良姬的目光帶上了一絲同情。
良姬紅唇微動,輕哼唱起了一聲鄭國小調,本該悠揚歡快的歌聲,卻包含著一絲哀愁,讓人不自覺回想起了往事。
往事如風,吹皺平靜如水的心底,一絲漣漪悄無聲息地泛起。不知不覺間,它們滿溢而出,眼底帶起了一層蒙蒙霧氣。
“公子可是想家了”良姬的目光尤為溫柔,靜靜地看著呂妧的臉。
呂妧的表情有些迷茫,難道她在想家嗎可是家到底是什么呢
有那么一瞬間,呂妧想起了福利院還有院長周媽媽。同時理智又告訴她,福利院不是家,是一個讓她長大的地方。
小時候,呂妧拼命想要逃離福利院,可是又不愿意被陌生人領養,幸好她的身體很“爭氣”,總是非常適宜地開始生病。因此每次出現在意向領養者面前的呂妧,都是一副病懨懨的姿態。
人們往往只相信眼睛看到的東西,所以哪怕周媽媽費盡了口舌,拿出厚厚一摞展示她身體健康的體檢報告,都只會收到敷衍的“我和家人商量一下”,然后消失不見。
她理解這些顧慮,來領養的大都是普通家庭,一個健康且聰明的孩子才是他們的首選。但不可避免的,又感覺失望。
成年后,她終于逃離了福利院,可是每次想起那個擁擠又吵鬧的地方,總會升起一絲懷念,但也僅僅只是懷念。
時間的偉大就在于,她總會給逝去的歲月裝上一層濾鏡,無論當時有多么難捱,多么痛苦,因為人們總會記住漫長歲月里的快樂,告訴自己要永遠樂觀。就像記憶里的高三,永遠是窗戶里透出的絢爛霞光,而桌上那堆怎么寫不完的試卷,始終被遺忘在記憶的角落。
雖然后來她買了房子,但一回想起來,心中仍覺得空虛不已。
只有賣房的那刻,她才仿佛得到了救贖。可是事后,看著眼前耗費精力、按照想象中裝修的房子,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什么才算家呢”呂妧向良姬道出了心底的疑問。
良姬摸了摸她的頭發,輕聲細語道“家者,居也。要妾身說,僅僅有居,還算不得家。有人在方是家。”
呂妧聽著良姬的話,低頭略有所感。在她沒有注意的角落,有個女子朝良姬的方向打了個手勢。
“公子,妾身還有其他要事,先走一步,就不陪你了。”良姬隨即起身,頃刻間消失在越發擁擠的人群里。
此時,越來越多的人往里面擠,呂妧正疑惑時,卻聽有人大聲高呼。
“褚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