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承寧伯爵府的午后慣常是一日里最清靜的時候,然而今日府內外均是快行疾走搬東挪西的仆役與侍婢。
府上承寧伯夫人掌事多年治下有方,眾仆役忙碌奔波卻仍恪守禮數,偌長的游廊上往往復復幾波人忙碌著來回,竟無有奔跑喧嘩者。
莫說旁人,就連承寧伯夫人自己的腳步也略顯急促,直到繞出游廊進了內苑的花廳,她才站下,聲音教顫著的心墜了又墜,眼淚卻先出來。
“我的兒”
屋內大小半開半閉的箱籠當中站定的年輕男子聽見這一聲輕呼,直奔過來,也盈著淚眼,握住母親顫抖的手。
“好孩子兩日前差遣回來的人說你們兄弟倆要后日才回來,怎今日我前腳剛去王府尹夫人的茶局,后腳就來人通傳說你和玄兒回了,還好東西我都早早備下了,這真是快讓我看看好,回來就好”
說著,承寧伯夫人再度用力握了握兒子的手。她秉性素來嚴正,年輕時常被人背地里說威嚴有余而慈藹不足,親生的獨子教育督促起來也絕不馬虎,絕非那般溫言軟語的柔心慈母。
此刻久別重逢,曾經的嚴母如斯卻難抑三年牽腸的憂思,眼中淚光泛著點點慈輝,從上到下打量兒子,生怕遺漏了哪里,哪里就缺了塊肉。
“兒子不知母親趕回,回家未曾先行拜見,實在不孝。兒子外任三年,母親于家操持內外辛苦,兒罪加一等,請受兒長拜。”
母子三年之別,為人母者心神皆摧,為人子者亦復如是。
崔鶴雍激動非常,說完撩起下擺,鄭重叩拜三起,承寧伯夫人也不阻攔,只反復念叨先前那句回來就好,又看兒子酷似自己的眼眸當中的淚潤之光,話語里的哽咽之意更盛。
花廳簾外肅立的下人皆久在府中服侍,聞聽內里母子重逢,感發于心,紛紛拭淚,暗念老天保佑,大少爺仕途必定順遂,主母一番苦心定不白費
端詳過后,見兒子嘴角有些秋燥起皮,承寧伯夫人忙喚人去備下潤燥的浮蜜桑菊茶,且不管花廳潮潤,仍是再教人拿來幾盞水熏燈,這才擦干眼淚,拉著兒子一并落座。
北方一入秋來,既涼且燥,只燒地龍難免使人口眼皆干陰虛火旺,故而官宦人家的內宅多置盆移花木,又燃有清心之氛的藥香盛水熏浸,喚作水熏燈,用以醒神增潤、養生保心。
清潤的香氣環擁而圍,母子二人相互繞著身體康健問了許多句,承寧伯夫人一時見三年之別兒子談吐長進已今非昔比,欣慰嘆道“這三年你去到宕州外放,那里荒僻又與羈縻之地接連,必是吃了好些的苦為娘縱然心疼,但也欣慰你有了立身于仕的資本。如今考評績優得以升遷還朝,往后在帝京,雖是離咱們家近些,可在天子腳下,行事之殫精竭慮卻比那嶺南地界更教人憂心,你萬不能因一時功績年少官場得志而忘形,京師各個都是人精,朝廷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大人哪個都足夠你多聽多學,切記勿要逞強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