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梁道玄從前便聽聞自己的妹妹梁珞迦入宮便為貴妃,極受寵愛,這才得了先帝晚年之子,好讓基業后繼有人。
他也知道,妹妹十七歲入宮時,先帝已然四十三歲了,想來也是自己那唯利是圖的親爹的手筆,梁家那時確切也為此風光了一陣。
但這風光的代價卻是妹妹的妙齡韶華長鎖深宮禁苑,如今,妹妹年僅二十一歲,卻成了寡婦,因身份,也絕無可能再嫁,后半生如此,不得不謂錦繡悲涼。
可話又說回來,如果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他妹妹要是繼承了他們父親的鉆營與對權力的渴望,加之那份為求榮華富貴不惜一切的冷漠與決然,自己這幅念想也當真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了。
說不定自己還會做了她攀援權力之路的一塊墊腳石也未嘗可知。
梁珞迦,他的妹妹,當朝太后,這位的秉性到底如何實在是未知數。對從未見過的人,梁道玄不打算做毫無意義的預估性評斷,而這時蒲公公已轉向了自己姑母
“伯爺和夫人待國舅爺恩重如山,老奴眼見國舅爺如今一表人才,方知何為大雅君子。太后亦是感念二位對其母家與兄長的恩德。伯爺辛奔多年,鞠躬盡瘁,夫人操持伯爵府,撫育崔大人和國舅爺成材,均是朝內與官貴之家的表率,太后知這其中仍是不得團聚的艱難,已是決意要下令旨將伯爺自邊關調回帝京,眼下統領京畿道南衙的禁軍巧有缺空,待國舅爺與太后具體商議后,承寧伯府如今便可在京城團聚了。”
眾人心中皆是一驚,面上卻未有表露,而蒲公公笑出扇似紋路的眼角一個轉目,便笑吟吟看向了崔鶴雍
“崔大人是金尊玉貴的公卿子弟里頭一份刻苦上進的,先帝本就意欲褒揚,為其余那些帝京里鎮日給家里添亂教長輩操心的紈绔們做個典范。聽聞崔大人這次外放考績為上上,誒呦,這可真是難得的國之棟梁崔大人原本升任了御史臺從六品的御史右議郎,可太后說了,大人這般實干的能耐,沒道理去和那些言官沒日沒夜的噴吐沫星子,豈不屈才這下可好,待大人入京到任,不必去御史臺那地方了,且去京府衙門司錄左判,雖也是從六品的官職,但這是實打實可替百姓謀福祉的差事,有崔大人坐鎮,也是咱們帝京百姓的造化了。”
姑父的京畿道南衙禁軍統率與表哥的京府衙門司錄左判
一個類似于當今首都衛戍區副司令,一個等同于首都市委組織部辦公廳副廳長
即便是利益交換,太后也過于大方了,新帝繼位尚且未穩,不知她如何施展手腕,才弄到如此搶手的職位。自己這個素未謀面的兄長,對她來說真的如此重要么
縱使梁道玄足夠剔透,卻也一時難以分辨這是利誘還是展露決心和誠意的真摯懇請。
但蒲公公有一點說得極對,姑母一家對自己恩重如山,若是他去做這個國舅能替家人謀得團聚與前程,他自然樂意奉陪。
梁道玄起身禮道“蒲大人任職內司,說是太后的左膀右臂也不為過,您自然清楚這些官職如何緊要,太后著意又是幾多器重。在下慚愧,不過是個沒有功名的閑散之人,唯有感謝太后錯愛。只是姑丈府上人口諸多,上上下下諸事繁雜,便是當下決意啟程也要布置妥當,還請大人奉知太后,請些時日的恩典,待整畢,我便即刻前往帝京覲見。”
他回答的干脆,可姑母卻幾乎要暈在椅子里,表哥也是臉色微變,二人誰都不愿梁道玄為了自家的榮華權勢去摻和朝堂帝王更迭時局最混的這一灘水。可恰是見親人關切之態,梁道玄更覺此事該為。
其實他前半生過得實在過于舒服,說是天字一號富貴閑人也不為過,這不是他命好或是有能耐,而是因家人替他撐起這一片天地,使得他肆意舒展松弛,有選擇不過上一輩子那種一絲不茍的人生,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可是家人的生活,卻也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