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把賣地的事擱置了。后來房子還沒賣,遇上秦珩了。
姚女士被接到北城,大伯大伯母也把地租轉給姚女士,翻了一個倍,多了幾千塊,給姚女士的說法是今年老家整片租地的多,行情好。
其實是自己補貼進去的。
姚女士開始治病時,關系好一些的親戚,能湊的都湊了些,幾千,一兩萬,陸杏禾的爺爺奶奶也給了一萬塊。
爭地時候陸杏禾還小,姚女士沒和她說這些事,后來長大了,加著姚女士生病,家里大事小事都會讓她知道。
他們家小區里面也住了很多陸杏禾爸爸之前的同事,那小區是之前幾個單位聯合談下來可以單位團購優惠的,所以那邊幾個兄弟單位的家庭住的很多。
陸杏禾爸爸不在了,姚女士和陸杏禾在那住多年沒少受各家照顧,后來姚女士治病,也有很多同小區的姨姨伯伯來給姚女士送過錢。
勸她先不要賣房,即便要換腎,大家先湊湊借點,陸杏禾馬上大學畢業,娘兩有住的地方,她工作了,借的錢慢慢還,總會好起來。
那時候姚女士守不了小超市,超市轉了,陸杏禾在讀書,兩人沒經濟收入,姚女士不想要,但也先收下了,都記了賬。
姚女士說,陸杏禾從三年級開始,越來越乖。
那時候姚女士忙的事好多,一個人要守店,要接送陸杏禾上下學,要做飯。遇上外公外婆頭疼腦熱生病打針時候根本顧不上。
一開始想著囡囡省心點好,這時候孩子不乖她一個人得崩。等習慣了丈夫離世,一個人照顧陸杏禾和開店,又爭完地,送走了外公,突然回頭發現,閨女太乖了。
后來再養,陸杏禾的性格就再沒放肆過了。
她長成了所有書里女孩的模樣,學習努力,做事認真,聽話乖巧,溫言軟語,會體貼會關心人,細致又耐心。
連性格里的倔強和小脾氣都藏得很好。
那時候姚女士覺得,也還好,小女孩這樣也挺好,以后娘兩過日子,女兒乖點,能好好聽話照顧自己,她也高興。
所以陸杏禾大學報專業時候,兩人沒什么猶豫一同選了京大的地理教學。
陸杏禾喜歡地理,想畢業之后就回榕城考老師。
姚女士也這么想的,老師穩定,有寒暑假,主要是,安全。
兩人都沒想著大富大貴,娘兩能在一起,相互照顧,簡簡單單過日子,就挺好。
然后姚女士病發,度過了最開始的慌亂,剩下的,只有對陸杏禾的不舍,以及對不起她的遺憾。
如果早知道她能陪陸杏禾的時間已經如此短,她不要閨女乖,也不要她這么會
為別人著想。
她希望陸杏禾肆意,成為小時候想成為的自己。
父母子女緣一場,陸杏禾的爸爸在她小時候早早離場,她能陪陸杏禾的時間也似乎很短了,姚女士只覺得對不起她。
如果陸杏禾出生在一個正常家庭,她一定一定會比現在好很多,因為陸杏禾骨子里的韌性像蒲公英,雖然柔軟,但在狂風過后,在任何地方,她都能生根發芽,并且盛放新的花朵。
每次姚女士說起小時候的調皮搗蛋,陸杏禾幾乎已經沒有記憶了。
記憶里關于父親離世其實都是相對混亂和模糊的,已經無法回憶起完整的畫面,只有很多警察送行,滿目的警服警帽,以及奏響的國歌,鮮紅的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