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是四爺驚為天人,是整個四九城煤炭市場驚為天人。
煤球也是有質量差別的,煤粉比例高的,質輕,能燒一個時辰,遇上黑心的商人往煤球里摶石渣那就沒個數了。
雍王煤上市第一天,斤斤計較的主顧們掂掂分量,再一問價格,撿便宜一樣喜滋滋買回家了。
回家點火一燒,媽耶,撿了個大便宜剩下的冷天兒好過了
人們走親訪友、疏通關絡時也帶上幾塊雍王煤做禮物,家人們燒過這個煤嗎現在可難買了,惦記你特意多買的雍王煤以實打實的產品質量迅速從日常消耗品變成京城硬通貨。
在冬天的尾巴上,堆積如山的雍王煤如流水一般分流到胡同的爐灶里,一文一文的銅錢匯集奔騰砸穿了雍王府。
“錢已經數不過來了。”總攬銷售的十三爺沒有掙錢的喜悅,只有數錢的疲憊,“現在預估的數是拿麻袋裝了稱出來的。”
四爺翻著賬本,反復摩挲著最后的數字,人也贏麻了,問話中甚至帶點小心“咱們沒提價吧”
說好的不掙錢呢,四爺雖然生長在金玉堆里,面對這么一大筆觸手可及的財富也是猶豫許久才下了和煤球平價的極大狠心。
現在數錢都數不過來,你逗我玩兒呢。
“是跟市面上的價錢一樣,但本來就是有賺頭的。”略通經濟的十三爺解釋,“雍王煤賣得便宜,愿意買、買得起的老百姓就更多了。據掌柜們說,現在老百姓們只認雍王煤,煤球賣不動。”
十三爺說完自己這一攤,鄔思道在一旁補充,他昨天去茶館里坐坐,老百姓們嘴里的“雍王”已經從“雍王爺是皇上四兒子,前頭皇后娘娘養大的”這種還算屬實的美化消息,逐漸離譜,非常離譜,離了大譜。
四爺自己聽完都要問一句“這是誰”的程度。
比如說,如今坊間流傳,雍王相貌好,像個佛爺,信佛,心地慈悲待人和善有求必應
待人和善待人當然和善啦不是善心佛爺能這么賣煤嗎
只差沒有編出點雙耳垂肩兩手過膝的傳說。
“咳。”四爺多少還要點臉,聽完鄔思道的轉述沒有點頭贊同,只是矜持地轉移話題,“咱們賣了多少雍王煤”
十三爺指點著輿圖上的銷售網絡,象征性翻著根本來不及總結的各個鋪面上交的原始數目,自己總結起來都覺得奇幻,“供應了大半個四九城吧。”
“這就是格格說的產量低嗎”一位幕僚幽幽出聲。
整個書房都沉默了。
雖然整個四爺奪嫡團隊有慨然改革大清之志,但這部分目前還只在紙上談兵階段,大家真正干的活兒其實就是一個實權王爺的日常公務和交際往來。
誰都沒想過一塊蜂窩煤能在四九城拉出這么大的攤子,掀起這么大的波濤,效果太好了
鄔思道左右看看主公和同僚都不說話,知道他們也是有點被嚇住了。西林覺羅格格輕飄飄扔出來一塊煤,還嫌產量低,他們這些辦事的卻已經瞠目結舌不敢置信了,如對浙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