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族人們哈哈大笑,魏芳不好意思,紅了臉。
木懷玉收下禮物,笑著道“你費心了,以后別送了,咱們山上什么都不缺。”
木玄璣送她一句話“這兩年別結婚,等等。”
“小族長您放心,我肯定聽您的。”在魏芳心里小族長說的話就跟圣旨一樣。
木懷玉坐下跟族人們拉家常,木玄璣跟著奶奶靜靜打量這些人的面相。
“族長,您叫我們囤糧食,我們家偷偷存了不少。”
“我們家也是。”
“唉,大隊開食堂,我們每周給食堂送一次糧食,這才搞一個多月搞出了不少矛盾。”
“可不是,每天就那么多糧食,前面的人多吃多占,盡撈干的吃,后面排隊的人只能喝湯,哪能不吵架。”
“我看吶,這個食堂早晚搞不下去。”
“糧食不是全都送到食堂統一安排嘛你們怎么一周送一次糧食”
問話的人不是長寧公社的人,而是其他公社過來的族人,他們那邊秋糧干脆就沒分,直接拉到食堂去了,糧食都沒能沾手。他們為了囤糧食,都是暗中找關系去買的高價糧。
都是辦食堂,各個公社的政策有些不同,大伙兒議論紛紛,都覺得這個食堂開不長久。
“長年哥夫妻倆怎么沒回來”
林長年沒改名字前叫木長年,是木懷玉的侄子,木婉的堂哥,木玄璣要喊人堂伯。當年他爸媽參軍去世后,被木懷玉帶到家里和木婉一起養大。
林長年會讀書,是木家人如今唯一的一個大學生,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市里教育局的上班,后來又娶了個市里的媳婦兒。
木懷玉早就收到信了“長年的媳婦兒懷孕了,剛三個月,我叫他過年都別回來了,在家好好照顧他媳婦兒,等孩子生了明年過年再回來。”
“好事兒呀,長年和張靜比木婉和江川還早一年結婚,福寶都兩歲了,他們夫妻倆總算要生孩子了。”
“張靜要照顧,長年工作也忙著呢,說是下周要被派到北京學習一個月,年前才能回來。”
林長年這個堂伯,木懷玉也只見過三次,一次是她滿月那天,一次是前年過年和去年過年,確實忙得很。
不過這個堂伯人還是很不錯,家里人過生日他人雖然不能回來,禮卻是每次都送到。都是實用的好東西,一看就是用心挑的。
男人們都去抓豬去了,小孩兒都跟去看熱鬧,一群大男人干活很利索,還不到中午十二點就抬桌子搬板凳,嚷嚷著開席了。
木玄璣被奶奶抱著跟族老們坐一桌,好吃的東西都往她碗里放,小肚子吃得飽飽的,木玄璣忍不住摸摸圓鼓鼓的肚子。
木懷玉一下笑了“乖乖,剛吃了飯別摸肚子。下地去跟曉曉他們玩兒會兒,消消食。”
木玄璣臉色一紅,掙扎著從凳子上下去,躲開奶奶的目光走了兩步,努力吸氣,再摸摸肚子,嗯,肉嘟嘟的,真好摸。
族人們回來了,又秋收完騰出手來有的是時間,不僅豬圈里的大肥豬遭殃了,后山上的野雞野兔子也沒拉下,男人們帶著孩子齊上陣,收獲頗豐。
女人們背著背簍去山里撿板栗,挖山藥,找藥材,木玄璣家的飯桌上每天都有山藥相關的菜。山藥野雞湯,木耳清炒山藥,兔肉紅燒山藥,口味也是每天換。
沉浸在收獲的快樂中,儲存糧食的柜子被塞得滿滿的,大伙兒都把可能出現天災的事情丟在腦后,族人們下山回家時還說等明年夏收后大家伙兒一起回族里,慶祝小族長三歲生日。
可惜事不遂人愿,新年過后踏入五九年,立春后一直都未下雨,等著春雨后下種子的農人們發起了愁。
沒有雨水,只能從青蒼河里抽水灌溉。上游的大隊大量用水,下游用水量更大,眨眼間青蒼河的水位往下降低了一米多,再降下去只怕青蒼河上都不能過船了。
水位下降得太快,一直指著青蒼河用水的縣城出現了用水難,特別是家里沒有水井只能指望著自來水的家屬院住戶,為了搶水,吵架打架的天天有。
青蒼河沒有斷流,但是水位下降了,以前從青蒼河引水就行,現在自來水廠那邊必須抽水。
自來水廠忙活不過來,就限制縣城居民用水量,每天早晚只有四個小時供水,家里的水桶水盆接滿,一家人吃喝夠了,洗漱就有些難。
木昭和郭紅夫妻倆下班去郭家接女兒回家,一進家屬院大門就碰到郭媽和鄰居吵架,原因是鄰居覺得郭媽家比他們家用水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