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鐘子孟問喜兒啥時候買魚苗,沈二郎趁機提醒姐夫把喜兒說的話去掉一個零。鐘子孟疑惑不解,沈二郎不好說傻丫頭只想著吃魚,沒考慮過水稻產量。他說多了大喘氣,也沒精力一點點解釋,半真半假表示喜兒想吃炸小魚,她說的幾千條是指巴掌大的小魚。
鐘子孟很是無語,但一點也不意外。喜兒真真事事有條理也不至于拖到十八歲還沒定親,拖成十里八村人人皆知的傻姑。
村正“你打算養多少條”
“一百條。太多我擔心魚跳起來吃稻谷。”經沈二郎提醒,鐘子孟想到鯉魚會跳,“還得多扎幾個稻草人。”
村正也打算養百十條試試“那片荒地咋整”
鐘子孟決定把賣家具的錢拿出來。若非喜兒跟他們去梁家,那些家具就便宜梁秀才了。這筆錢也算意外之財。“請村里人挖溝挖坑。”種果樹的時候可以自己種,“還得麻煩村正幫我找幾個會挖坑種樹的。”
育苗期間家里女子就可以照看,整個三月男子都無事可做。跟在鐘子孟和村正身后的村民立刻表示他們幫朝廷挖過溝修過園子。
鐘子孟也干過,十多年前楊廣活著的時候“工錢不能跟城里比。我家有些余錢,可我小舅子月月吃藥,有為還小,小薇又回來了,家里多個喜兒,得省著點用了。”
村正心說,所以你又是種果樹又是養魚嗎。
“別的村請人干活給多少你給多少。”村正回頭看一下村民。那幾位村民連連點頭表示可以。
鐘子孟讀過幾年書,但他自認為不如小舅子博學多才,他也希望沈二郎有事可做,不要一天到晚等死,到家就叫小舅子幫他算工錢。
喜兒前世就懶得管賬,權當不懂,跟有為踢毽子。
沈伊人見她往菜地里踢,頂好的脾氣被她氣得大聲喊“過來幫我剝筍”
“怎么吃啊”
沈伊人瞪她“一天到晚想著吃。下午跟我上山找筍,我曬筍干。昨兒露頭的今兒都長一人高了。再不砍過幾日就沒了。”
快到清明了,山上不止有筍吧。喜兒前世雖是北方人,但她去南方玩過,也在網上看過南方春日生機盎然,不像北方,今兒脫掉秋衣秋褲,明兒就得換短袖,春天短的只能看到個尾巴。
“姐姐,山上還有什么好吃的”
沈伊人見喜兒一聲不吭,以為她想法設法躲懶,聞言很是無語“你想找什么是你的事,我只管挖筍。”
喜兒也是有脾氣的,沖她哼一聲“我找相公去,相公什么都懂。”
沈伊人心說,她弟確實提筆能寫詩,上馬能打仗。可要問他山上有什么,還不如問有為。
果然,沈二郎被問住“你上山看看不就知道了。”
“對哦。”裝傻又不是真傻,喜兒想到地廣人稀的古代野雞遍地走,野豬比狗多,“相公,野雞好吃嗎”
沈二郎擔心她到山上亂跑遇到危險“肉沒有公雞多,湯沒有母雞鮮。”
喜兒點點頭,看來他吃過,比豬肉好吃。否則二郎可以說肉柴湯腥。
為了泛青的小麥不被野雞禍禍,為了她即將種下去的果樹不被野雞啄禿,她有義務弄幾只野雞。真不是她饞。
喜兒去東偏房找工具。
東偏房一間堆滿了鐘子孟和沈伊人存的木材和木柴,一間是各種工具。喜兒找到竹竿綁的小網,看起來像抓知了用的。找到一個背簍。喜兒又找一把鐮刀齊活。
沈伊人見她一手網兜鐮刀一手拎著背簍朝她走來,不禁嘆氣,她不能消停會兒嗎。
“喜兒,一會找二郎,一會找工具,不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