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那也不夠。”
喜兒朝南邊看一眼,“上次的錢都被你們賺了,這次輪也該輪到我爹娘了吧。”
這話很是在理,村正也不好再表示他嫁出去的女兒家也有幾只下蛋雞。
有的村民想到鐘家只有十幾只下蛋雞,這幾天下的蛋一個沒吃也頂多一百個。一百個做成變蛋只能得五十文。喜兒圖什么啊。該村民就問“喜兒,你們一家對這事這么上心,趙掌柜能給你多少辛苦錢”
鐘子孟和沈伊人以及女兒小薇的臉色微變,很想把他的嘴縫上。
喜兒神色不變“想知道啊不告訴你我和趙掌柜按了手印的。你很羨慕也沒用。”
男人訕笑道“我就是好奇。”
喜兒板起臉哼道“沒有你不好奇的我爹娘在前村收的蛋讓我哥哥嫂嫂做,你們就別惦記了。”
天熱雞蛋不能久放,聽聞這話有的村民就想把親戚家的雞蛋賣給喜兒,讓喜兒哥嫂做變蛋。然而嘴巴動了動就被身邊妯娌攔下,聽到妯娌低聲說“鄭家村全村一個祖宗,喜兒爹娘不要自家親戚的蛋,買咱家親戚的,他們以后還怎么做人”
這一點很多村民都想到了。此事確實沒有轉圜的余地,眾人就各自散去。
家里材料極少,明日上午得去買石灰等物,翌日清晨喜兒領著有為挨家挨戶通知,她姐夫上午去縣里拉材料,下午申時三刻做變蛋。
早飯后沈伊人和鐘子孟趕著牛車去安陽。經過鄭家村的時候沈伊人拐去喜兒娘家叫喜兒長兄去找村正,鄭家村村正識字,由他記下籃子主人和雞蛋數量。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鄭家村上上下下都很配合。夫妻二人從縣里回來,東偏房擺滿各種各樣的籃子,籃子里的雞蛋反而大小差不多。
雞蛋大小是喜兒要求的,理由只有一個,不容易被挑三揀四退回來。
中午沈伊人和女兒做飯的時候喜兒調做變蛋的材料,飯畢她拎出去等送陶罐的人上門。
申時左右喜兒家門外擺滿套缸,清河村村民明白,可以做變蛋了。
鐘子孟拎一布袋銅錢放在女兒身邊,小薇驗收變蛋,一手交蛋一手交錢。
村民都知道自家的蛋做完了就完了,再快也只能掙這么多,地里也沒什么活,離天黑還早,所以一個個都很認真仔細,幾乎小薇一眼過。
拿到錢的村民立即回家找個地方藏起來。
清河村村民快做完了,喜兒哥哥嫂嫂才過來,鐘子孟請村正的小兒子去喊的他們。
娘家來人,喜兒躲到沈二郎身邊乘涼。二郎奇怪“怎么不看了”
“不看了。”喜兒搖頭,小聲說“他們做的不好,小薇數落他們,他們一定會找我說情。我才不要幫他們。這可是我的生意。”
饒是二郎知道她大智若愚,用外甥女的話說,一臉憨相純屬精過頭了,聞言他也差點失態,她哪是精過頭了,她簡直是成精了。
喜兒哥哥嫂嫂一看喜兒不管事就誤以為這門生意是鐘子孟的,鐘子孟看在傻喜兒的面上帶他們賺錢,他們自然不能給喜兒丟臉。
喜兒爹娘也來了。來之前商量好了,賺的錢一分為三,交給喜兒爹娘那份留著買米面油鹽。喜兒兩個兄長和嫂嫂都認為應當的,因為還沒有分家。
六個人做六百個蛋,隨后又把門外打掃干凈,幫鐘子孟把陶罐搬進去,太陽還沒落山。
沈伊人拎著水壺,端一盆黃瓜到門外,喜兒父母兄嫂吃飽喝足才走。
雖說自家也有黃瓜,但跟吃到親家請的還是不一樣。喜兒娘石氏不禁感慨,喜兒大姑姐賢惠又善良。
鄭家村村正以及許多村民都在村口等喜兒娘家人。鄭老漢甫一進村村正就問“怎么樣”
鄭老漢拎著一串銅錢顯擺“三百。今年總算不用借錢交稅。”
就算沒有這筆錢,鄭老漢也不必借錢。他這樣說是擔心親戚找他借錢。
不少村民羨慕他“怎么聽說清河村都是誰的雞蛋誰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