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收下來,一茬秧苗下地,三伏天到了,兩千個變蛋送走,曹氏還沒見到女兒,以為信被郵差送丟了,就叫鐘文翰再寫一封。
隨著縣令去一次鄭家村,又偷偷去一次清河村的消息傳開,梁秀才盯上清河村。
稻田魚美不美味另說,這事新鮮。梁秀才告訴縣里的讀書人,養魚帶頭人是他前泰山,很多不屑同梁秀才來往的人都忍不住問他,稻田里如何養魚。
有人問他為何和離,梁秀才直言鐘小薇無所出,他家三代單傳,他也是不得已啊。縣里讀書人同情梁秀才,梁秀才出行也有人前呼后擁。
鐘茉莉此刻還沒放棄梁秀才,有機會進城就去城南轉悠。一日碰到梁秀才,梁秀才不想理他,他想求回小薇,隨著鐘茉莉說出變蛋到長安,梁秀才終于用正眼看她。
兩個心懷不軌的人不到一個月就有了曖昧。
三伏天過后,冰媒上門,給鐘茉莉提親。
喜兒摘幾個早熟的大紅棗跟有為在樹蔭下分棗。沈一郎拿著村正的書琢磨著回頭怎么上課。冰媒的大嗓門傳過來,一郎的書掉地上,有為差點被棗核卡住。喜兒叼著半個棗一臉傻樣。
三人回過神,相互看看,接著朝東看去,太陽是在東邊啊。
“相公,天要塌了。”
沈一郎撿起書,拍拍上面的土“梁秀才所圖甚大。”
“比如”
有為跟著來一句“比如”
沈一郎“近兩次做變蛋的時候鐘老一和鐘老三是不是格外本分”
一個月過去又做兩次變蛋。因為錢管事擔心天熱貴人不愛出來,這兩次都只做兩千個。第一次收雞蛋的時候楚氏還嘰嘰歪歪,嫌小薇斤斤計較,一個變蛋沒裹好麥糠都叫她重新做。
第一次兩家都很認真,包括曹氏。
喜兒驚得張大嘴巴“他他們想偷變蛋方子”
沈一郎微微搖頭“他們不懂,但可以記下做變蛋需要什么,梁秀才一旦琢磨出來,明年到長安就好運作了。”
喜兒“梁秀才五谷不分啊。”
沈一郎“梁秀才會認為木材趙五谷不分都能弄出變蛋方子,他一個讀書人又有何難”
“那那怎么辦”
沈一郎笑道“你不是還有個皮蛋”
喜兒擰眉,這算什么答案。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有梁秀才也有熱秀才。所有賺錢的買賣都有人跟著學。”
喜兒明白“現在能賺多少賺多少啊。”
小有為聽懂了“舅舅也沒有好辦法嗎”
沈一郎“有利可圖就有人爭。除非人都死了。”
小孩嘆了口氣,愁的跟小老頭似的。
沈一郎回頭看到田地“喜兒,明年別養魚了。”
“不養。”喜兒搖頭,“明年安陽縣有水田的人都得養兩三畝魚。明年的魚一定便宜的跟雜面一樣。”
沈一郎情不自禁地露出笑意,無論同她商量什么事都省心。
“我們養什么”有為還沒吃夠舅母做的魚湯。
喜兒瞄上螺,但為了水稻豐收,她還是決定明年一茬水稻種下去之后再撿一些螺扔田埂邊。
傍晚,喜兒領著外甥和外甥女到河邊撿螺。在河邊給孩子洗澡的村民忍不住提醒此時的螺不可以吃,還得再等月余。小薇替舅母道謝,喜兒繼續撿螺。
如今村民幾乎都知道喜兒不傻還會持家。村民見狀抱著孩子跟上喜兒,發現喜兒把螺沿著田埂放下去“你不擔心螺飄到稻田里吃稻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