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
她絕不承認自己受過海棠文化熏陶,趕緊在結尾補上一個“飯”字。
辛識月忽然慶幸非好友不能看到這條評論,否則要被那群腦子里裝滿黃色廢料的沖浪網友指著鼻子笑。
手機在指間振動,辛識月切回消息,“三木”昵稱位居頂端。
木木木“方便的話,我可以給辛小姐推薦一家味道不錯且相對健康的私廚。”
月是天上月“您說”
周顧森發來一條鏈接,點開是一家名為“竹語”的中餐店,可惜距離她八公里遠。按照外賣小哥的速度,送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辛識月丟出一個“eo”的表情包“太遠了,會餓死的。”
木木木“我認識老板,如果你需要,我跟他說一聲加急,會直接給你送去,路程大概十幾分鐘。”
辛識月詫異“還有這項服務”
木木木“嗯。”
“那太好了。”辛識月興致勃勃打開菜單,忽然想起,“配送費豈不是很貴”
江湖規矩菜貴十塊錢可以,配送費超過三元免談。
看到源源不斷彈出的消息,周顧森盯著手機屏幕,左手捏緊了車鑰匙。
木木木“不要錢。”
消息發送,周顧森在通訊錄找到“竹語”老板蔣牧城的號碼。
在微信廣泛被運用的年頭,大家逐漸習慣語音電話或視頻,打手機號碼的,一般是陌生人或有正經事。蔣牧城顯然有些意外“稀奇,你居然給我打電話有什么事”
蔣牧城是他大學同學,畢業后在家人的資助下開了這家風格獨特的私廚店。周顧森言簡意賅道明意圖,電話那頭響起調侃的口哨聲。
事情辦妥,周顧森到沙發角落看了眼,小貓藏在里面不肯現身,貓糧倒是少了一半。他留下一盞小燈出門,撞見隔壁鄰居在樓道貼上“房屋出售”信息。
鄰居主動打招呼“周老師,要出門啊”
“嗯。”周顧森一貫的沉默寡言,無意瞥見出售信息,隨口問了一句“您這是”
鄰居笑呵呵道“我女兒在她家附近給我們買了套大房子,非要我跟她爸搬過去住,以后就不回來了。”
她女兒是個女強人,一直在沿海城市打拼,如今特意買房接父母過去養老,二老想在搬走之前把這套小房子處理掉“周老師,你認識的人多,要是有誰想買房的幫我推薦推薦。”
周顧森頷首,沒拒絕也沒答應,轉身踏進電梯,導航通往“竹語”。
“竹語”并不能在網上下單外送,需要聯系客服點餐,辛識月胃口不大,最多點兩三道菜嘗鮮。對方竟真的不要配送費用,完全滿足她摳摳搜搜的癖好。
晚飯搞定,辛識月舉起手機伸了個懶腰
緊繃的心情得以松緩,她才有心思找房東談續租事宜。
辛識月給房東發了條微信,表明自己想要續租,豈料對方直接打來語音電話“小妹仔,我正想找你說這事,我兒子要回來住,房子以后就不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