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徐州菜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我有位表姑祖母早年嫁去徐州,母親曾去住過兩年,對徐州美食念念不忘,后來專門請師父學過。”
郭淑妤親手給姜離盛湯,又柔聲道也不知您何時用的早膳,這湯您先嘗嘗,余下的是徐州點心,也是母親親手做的,讓下人們收起來品茶時用,路上遠多有不便,您下回來府上,母親能為您做大桌徐州菜heihei”
盛情難卻,姜離接過黃亮鮮醇的鴨湯,嘗過后贊道“果然鮮美。”
郭淑妤便放心的笑了,但很快,又面生愁色道“聽說徐州水患死了不少人,真是可憐見的,朝廷每年都在治水,但還是年年洪澇。”
姜離回長安多日,長安城關于她的流言已來回傳了幾遍,如今人人皆知,她幼時先是被拐去了徐州白水縣,幾年后養父母病重,臨終時將她托付給了一位江湖醫家,由此開始學醫濟世。
而她之所以被舅舅簡伯承找到,乃是今夏徐州水患死了萬人,她北上救災時被幾個乞丐劫了財物,其中一塊碧玉長命鎖,正是當年簡老太爺親手雕刻,巧合的是,當地縣尉曾是簡伯承部下,還為簡伯承找過外甥女下落,縣尉替她追回財物時認出獨一無二的碧玉鎖,立刻朝簡伯承報信,這才有后來的認祖歸宗。
見郭淑妤傷懷,一旁年紀大些的伯府嬤嬤道“早年間朝廷有一位大人極善治水的,若那位大人在,這些年的水患不知要少多少”
嬤嬤說的正是沈棟,但時隔多年,郭淑妤彼時尚年幼,只有所耳聞,并不清楚內情,姜離這時飲完了湯,再道謝后,傾身為郭淑妤請脈。
郭淑妤殷切地看著她,“薛姑娘,我可大好了嗎”
姜離搖頭,“病去如抽絲,姑娘不可心急,從脈象來看比前三日前平穩,但仍不可大意,這幾日可還有噩夢”
郭淑妤嘆道“比此前少,但夢里還是有人監視我,且、且我還夢見過盈秋。”
姜離溫聲問“郭姑娘可是因鄭姑娘自責”
郭淑妤垂下眼眸,“那日實在不該讓她先走的,否則也不會出事,我們同行的都為此自責,可也只有我膽小,整日自己嚇自己”
姜離安慰道“姑娘與鄭姑娘的情誼定然非比尋常,你如此記掛她,她九泉之下也會安息的,今日的方子我要再加兩味藥”
“小錦,茯神兩錢、遠志一錢。”
小錦應是,很快寫好新方,姜離看過無誤后,請郭淑妤入屏風后施針。
郭淑妤半寬衣躺在榻上,輕聲問“聽聞前幾日段家公子在登仙極樂樓出了事,姑娘還去過那里”
案發已有六日,姜離不知她為何問起,應道“不錯,段氏以為我能起死回生,請我去救人,且出事那日,我二弟也在。”
郭淑妤忙問“那如今可查出兇手了”
“還不曾,姑娘認得段公子”
郭淑妤道“倒不算認識,是去歲那案子,我天天著人去金吾衛
打探,后來得知是他將惡人捉拿歸案20,因此有兩分印象,當時受害者家屬都登門致謝,他也因此得了擢升,我心底也是感激的,卻沒想到時隔一年他也出了事。”
郭淑妤有此言,可見滿長安都將此案功勞歸到了段嚴身上,也難怪趙一銘氣不過,姜離便道“當時辦案的不止他,也有其他都尉與武衛。”
郭淑妤應是,“我聽說了,當初這案子遇害的都是官家小姐,在長安城鬧得很大,大半個右金吾衛衙門都在追捕惡賊,聽說還折了一位差役,那段公子也是用了些手段才將那惡賊抓回來的”
姜離倒不知此事,“什么手段”
郭淑妤道“那惡賊混過江湖,有些功夫,據說是段公子設了什么陷阱我家下人從金吾衛武衛那打探來的,也未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