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慶有些惋惜地松了手“其實我倒是愿意回去的,回家種田也挺好,雖然一年剩不下幾個錢,但是您能天天看到我是不要不我這一年到頭也沒多少時間回去看你,倒累的您老總是跑來看兒子,我心里不落忍。”
殷玉瑤拉著殷玉磊坐在角落里努力地憋笑,她沒想到自己這干爸倒是個妙人,順著老太太的話,說的又都是孝順的事,可偏偏把老太太憋的死死的。
王老太太看著王國慶,張了張嘴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甚至自己為啥來的都給氣忘了。
王國發拽了拽老太太的胳膊,指了指靠墻坐在一邊的殷玉瑤姐弟倆,老太太一拍腿,想起正事來了。
其實前面說的什么生孩子分房子的事都是老黃歷了,婆媳兩個每回見面都得吵一回。老太太提這些事不過是為了打前戰,她這回來的重頭戲是為了要給殷玉瑤的那輛自行車。
其實王老太太和王國慶陳淑華一家早就離心離德了,陳淑華剛結婚的時候王老太太就想了各種法子想壓這城里當醫生又有學問的兒媳婦。偏偏陳淑華這人吃軟不吃硬,她有文化思想又獨立,不是過去那種任由婆婆揉捏的兒媳婦。
陳淑華對婆婆一開始是以禮待之,但婆婆不講理,那她也就不客氣了。尤其是在陳淑華生了王曉慧后,婆媳兩人基本算是撕破了臉,從那以后陳淑華就沒帶孩子回老家去過過任何一個節日。每回王國慶也只是提前回村把節禮送回去,呆個半天就回來,晚上還是跟老婆孩子團圓。
可以說,除了婚前王國慶自己在老家蓋房子的事她沒參與過以外,結婚后和婆婆的針鋒相對,她就沒輸過。
當然王國慶在中間也是拎得清的,他從小就在母親的偏心中長大,自己都有些意難平,再看著自己辛辛苦苦追求來的媳婦對母親這樣對待,他心里更不是滋味。
現在在他眼里,淑華曉慧才是一家人,母親住著自己蓋的房子,每個月給她五塊錢養老錢,過年過節送一份節禮,已經算全了自己孝心了。
王老太太自己也對兒子兒媳對自己敬而遠之的態度心知肚明,不過她仗著自己王國慶親娘,總覺得這倆人不聽自己的很不甘心。再加上有小兒子小兒媳時不時的挑破,唆使她問大兒子家要這要那,這幾年雙方的關系越來越不好。
這回是王國慶的一個同事叫趙大民的惹的事,他恰好和王國慶是一個村的,趕上休班又恰好要中秋了,就拎著節禮回村了。正好娘倆在家門口遇到王老太太,這趙大民順口就問了一句“大娘,國慶新認的干閨女干兒子過節來村里和你見見不”
王老太太一臉懵逼“什么干閨女干兒子。”
趙大民驚訝地問“國慶還沒和您說呢。就是他媳婦朋友的孩子,沒爹沒媽了,國慶媳婦覺得投緣認了當干閨女干兒子,還送了一輛自行車當認親禮。”
王老太太一聽就炸了,那兩口子連續得了兩輛自行車的事她是知道的。當時她還找王國慶說兩口子騎一輛就行,把另外一輛給他弟弟,王國慶一口拒絕了。說自己得的這輛平時上班得騎,陳淑華的是自己買的,人家真金白銀花了一百多塊錢,還用一張昂貴的自行車票,憑啥給王國發。
王老太太知道自己從兒媳婦手里摳不出這種大件,回家和小兒子嘀咕了幾回就拉倒了。沒想到這才過去了不到一年,自行車居然送給外面認的干兒子干女兒,難道干兒子干女兒能比弟弟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