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殷玉瑤笑而不語,她不服氣地說道“你不信啊,是真的。大家都是初中高中畢業來的,街道安排不了工作,就必須上山下鄉。你同樣是高中畢業生,但是有出版社的工作,就是你這次來也是和知青是不一樣的,你采風結束想走什么時候都能走,知青不知道得在這片土地上呆多久。”
殷玉瑤是從后世來的,她知道很多知青是帶著激昂的干勁來,也有的是政策原因不得不來。以后有了回城政策也不是都能回的,有的真的就留在了當地一輩子。
殷玉瑤看著她,轉而問道“燕秀,你才十六歲,怎么沒繼續讀高中啊”
“哎,我想讀,我媽不讓我讀了。”于燕秀臉上的笑容沒了,多了些惆悵和遺憾,她坐在炕上踢了踢懸空的腳,輕聲說道“我哥要娶對象了,她對象嫌家里人多擠得慌。我媽說家里讓我上初中已經很不錯了,要是擱村里小學都上不完,還說上了高中也沒什么用,白浪費家里糧食不說,一樣要上山下鄉,不如這會兒給我哥倒地方。”
殷玉瑤愣住了,她見于燕秀一副天真開朗的模樣,以為她是家里受寵的女孩,所以到這樣艱苦的環境還能保持樂觀的心態,沒想到她在家里并沒有得到太多的愛。
看到殷玉瑤驚愕的眼神,于燕秀反而笑了“沒事的,我覺得挺好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在這里呆的挺舒坦的。我自己干活自己掙錢吃飯,自己養活自己,還有這么多哥哥姐姐在一起說話,不比在家看著新嫂子嫌棄我好多了。”
殷玉瑤輕聲問道“你還想讀書嗎”
“想啊,我挺喜歡讀書的。”于燕秀笑了笑,低頭喝了口水“我在學校就是學習,也不和他們鬧,學習成績一直挺好的,考高中也能考上。其實要是我能讀完高中再來就好了,個子能再長高一點,力氣也能再大一點,甚至還有機會在農場里當老師。”
于燕秀知道殷玉瑤對農墾區沒那么了解,便多解釋了幾句“現在來農墾區的人越來越多了,不止是我們知青,從機關到連隊,還有很多干部都是拖家帶口來的,農墾區對他們子女的文化教育還是挺上心的,每個生產隊必須都有小學,每個農場都有中學,這些學校的老師都來自高中畢業的知青。”
“就是不為這個,我也挺想上高中的,學習挺有意思的。”
“學習什么時候都不晚,只要喜歡學習不能在學校學,那就自己學。”殷玉瑤想起原主的高中課本都在自己博物館里放著,當時不想隨意把原主的東西扔了,就都收起來了,做個紀念。不過她現在覺得,課本要是能用起來,比收藏在不見天日地方更有意義。
“我記得我行李箱里裝了兩本高一的課本,想著沒事的時候翻看來著,回頭我找出來借給你。等你學完了,我再給你整后面的。”殷玉瑤看著于燕秀輕聲說道“我在這差不多得呆一兩年呢,你就用我的課本學,有不會的問我也行,問咱這的其他知青也行,自己把高中的知識學完。”
于燕秀眼睛一亮,剛想答應,可是又遲疑了一下“她們會不會笑我啊”
殷玉瑤毫不客氣地說道“學習是自己進步的事,有什么怕人笑的,要是怕閑言碎語還不活了嘛”
于燕秀立馬把腰板挺了起來,堅定地點了點頭“好”
兩人正聊的起勁,房門敲了兩聲,接著常樂語推開門進來,看了并排坐在炕上的兩個人,說了于燕秀一句“殷同志剛來,你不讓人家歇歇又來鬧人家半天。”
殷玉瑤連忙笑道“沒事,說說話也挺好,是不是要吃飯了”
常樂語點了點頭“對,叫你倆一起去食堂。燕秀,你回去拿飯盒,他們都開始穿衣服了。”
于燕秀立馬大口大口的喝著已經溫了紅糖水,碗底剩下點紅糖渣也晃了晃就著水沖了下去,然后把茶缸放到一邊,一邊穿棉大衣一邊和殷玉瑤說“玉瑤姐,等我回來洗茶缸子,你別動手。”
“沒事,又不費事。”殷玉瑤也下地換鞋穿衣服,把早洗刷好的飯盒抱懷里,跟著常樂語后面。此時各個屋的人都出來了,不過此時天色已經非常昏暗,也沒人注意這里,只有常樂語宿舍的人和殷玉瑤打了招呼,一行人說說笑笑往食堂去。
農場目前就七間食堂,每個宿舍都指定不同的食堂用餐,不過菜都是一樣的,大鍋菜,每天除了白菜土豆就是土豆白菜的,也就過年前后吃了幾頓殺豬菜算是改善伙食了,但是現在過了十五了,又恢復原樣了。
殷玉瑤跟著常樂語身后進了“七號食堂”,進屋往里面一看,屋子最里面一張桌子,上面擺著兩個超大的盆和一個大笸籮,排隊的人從那一直排到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