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拐角處一群知青笑著跑過來喊著“來了”“來了”,地上擺著的鞭炮被點燃,鞭炮聲噼里啪啦響了起來。
魏林穿著一身新衣裳被一群人簇擁而來,臉上帶著笑也帶著年輕人的羞澀。
踩著鞭炮的紅紙,魏林走到了沈春梅宿舍的門口,敲了敲緊閉的房門,大聲喊了一聲“春梅,我來娶你了”
屋里屋外的知青們瞬間都哈哈大笑起來,房門打開,魏林被一群人簇擁了進去。
殷玉瑤見狀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年代淳樸的愛情可真好。
大約二十分來鐘,一對新人從屋里出來了,要去新房招待好友。魏林、沈春梅的舍友、好朋友以及殷玉瑤、裴云圣都要去新房看看,其他知青就在農場里,等著中午一起吃飯就行了。
殷玉瑤、裴云圣、晏明熙三個人跟在隊伍后面晃晃悠悠往新房走,出了農場拐進知青家屬區,這里其實更像一個村子一樣,家家戶戶都有個大院子,里面三間門泥房,格局和殷玉瑤老家村里的房子差不多中間門是廚房和堂屋,堂屋東西兩邊各有一個房間門,廚房里兩個爐灶,做飯的時候順便就燒炕了。屋子和廚房中間門的墻是中空的火墻,冬天時候比住知青宿舍還舒坦。
院子的大門上玻璃上門上都貼著大紅喜字,屋里擺著一盤水果糖和幾盤瓜子,炕上擺著一些日常用的東西,例如暖瓶肥皂一類的,都是知青們湊的份子買的禮物。
馬書記也跟著來了,農場的知青在這里喜結連理安家,對于他來說也是好事一件。
年輕人湊在一起嘰嘰喳喳的吃著瓜子說著話,馬書記也和平時里嚴肅的模樣不同,樂呵呵地問有沒有知青處對象的,要趁早說,好提前蓋房子,免得到時候抓瞎。
確實有不少知青看了沈春梅兩口子的新房子心動的,有寬敞亮堂的房子住,誰愿意八個人一個屋的擠宿舍啊。而且第一批知青都來了二十年來了,在這里結婚生子,日子過的也都挺好的。
馬書記看到大家的神色,會心地一笑“還有沒有處對象的啊”
“有”有個男知青大膽地喊了一聲“裴營長和殷同志嘛”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馬書記樂呵呵地說道“這又不是什么稀奇事,他們不是都處很久了嘛”
晏明熙“”
你們到底在外面干了什么明目張膽的事咋人人都比我先知道你們處對象的呢
中午喜宴和以往的吃飯也不一樣,每逢節假日喜事才用的大圓桌從倉庫里拿出來支在院子里。桌上雖然也有吃了一冬天的白菜土豆豆腐蘿卜一類的,但每桌都上了一條紅燒魚、一盤紅燒肉、一盆五花肉燉豆角絲,每人還有一碗餃子,趕上重大節日的伙食了。
除此之外,每桌還有一小壇農場自釀的高粱酒,度數有六十來度,一拔開瓶塞,濃郁的酒味蔓延開來。
男知青們基本上都倒了半杯,女知青也有倒一兩二兩的湊個趣,就連殷玉瑤面前也擺了一個小酒盅。只是她從來沒有喝過這么高度的白酒,新人來敬酒的時候就拿舉起來略微沾一下嘴,同桌的一起喝酒也做個樣子。
知青們素了一個冬天,終于碰到了油腥一個個忍不住大快朵頤。殷玉瑤三人時常能開小灶,也不和他們搶,只吃著碗里的餃子和豆腐一類的燉菜,反正今天的燉菜也放了油,和平日的比起來味道強多了。吃著吃著,桌上有個男知青忽然感嘆道“這肉可太香了,如果總都有人結婚就好了,咱就可以經常吃席了。哎,你們有沒有快要結婚的啊說出來讓我們期盼一下”
隔壁桌一個二十五六歲的男知青紅了臉,有些害臊地說道“我剛和馬書記說了,下個月我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