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聽雪在俄羅斯的七天,可謂是人和臉各過各的,他在俄羅斯大殺四方的時候,他的臉也在國內大殺四方。
微博熱搜爆了以后,學術頻道的官方直播間幾乎只要開播就會有最少幾百萬人的在線,完完全全的碾壓了隔壁的偶像類綜藝節目,幾乎平均每天都會上一到兩條的頭條熱搜。
在第七天的時候,已經不會有人只對他的臉產生驚嘆了,對于沈聽雪提出來的想法,也是很多學生老師從未想過的,沈聽雪讓人深刻的意識到,他的臉的的確確是他身上不可忽視的閃光點,但是沈聽雪身上處處是光芒四射的明珠。
沈聽雪在演講的時候,他的身上不只有自信,他的從容不迫和直挺的背脊都在彰顯著他的風骨,宛若風雪中壓不塌的青竹,在這個所有人都想攀折他的世界,傲然的盛放著。
“以上,便是我今日所上述的全部論文,我叫沈聽雪,來自z國京城大學,謝謝各位。”
他的手自然的舉向面前的觀眾席,在沉寂中緩緩垂首,話筒被他關閉的那一刻,淅淅瀝瀝的掌聲開始在各個角落響起,慢慢的,像是所有人都回了神般,整齊而又大聲的掌聲貫徹了會議禮堂。
或許是感受到了真誠的贊許,沈聽雪眉眼間的冷凝稍稍褪去,在無數的挽留中緩緩朝著臺下走去,在無數的嘈雜中,一個外國人聲嘶力竭卻又發音不標準的聲音脫穎而出。
但是他們聽得出來,他在喊沈聽雪。
似乎是聽到了這一聲無比情真意切的挽留,沈聽雪在逆光中緩緩回眸,在這個冰冷的世界,宛若冰雪般最純最洌的沈聽雪,仿佛是不該存于世間的美麗。
在俄羅斯的這些天,沈聽雪就像是一條永遠不會與他們相交的平行線,又或者說,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他留戀駐足,他隨時會像雪一樣化掉,即便攥的再緊,也依然會從指尖流逝。
但至少,有這一刻他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沈聽雪的面龐被逆行的燈光直直照射,在這一秒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停滯了呼吸,視線中的這一瞬間,他清冷的神情在緩慢的柔和起來,鏡片斑駁光點的模糊下,他的眸中似乎也蒙蓋上了淺淺的水霧,而后,勾唇一笑。
剎那間,冰雪消融。
沈聽雪還是走了,但這一刻卻被攝像機永遠定格,也同時烙印在所有看過這一幕的人們心中,永世難忘。
在俄羅斯的這七天,沈聽雪創造了很多互聯網上的奇跡,例如連續霸占七天微博頭條,例如網上卷起了一股在朋友圈發沈聽雪告白求婚的熱潮,也例如所有帶上沈聽雪標簽的視頻或者是帖子都會有很多人熱度。
就連俄羅斯旅游業,似乎都在這七天突然好了很多,很多人在這七天里試圖在俄羅斯偶遇到沈聽雪,但是從來沒有人在網上上傳過和沈聽雪的合照。
而在俄羅斯的學術交流會直播結束后,熱度最高的卻不是沈聽雪最后的那一個笑容,也不再是網友為了沈聽雪做了什么驚世駭俗的事。
熱度最高的,是一條長達三分鐘的剪輯視頻。
畫面內,從最開始的京大校慶舞臺上,沈聽雪站在聚光燈下,淺笑回眸的樣子,也有他到俄羅斯后,每一次舉手朝向觀眾席垂首的樣子。
在音樂的最高潮時,所有的背景音樂全部消音,取而代之的,是沈聽雪一次次的告白語。
“我叫沈聽雪,謝謝各位。”
然后便是一次次的轉身,一次次的離去,他從來沒有回過頭,轉過身,也沒有停留過視線,宛若那首言辭悲切的虐心歌曲。
但是在最后落入尾聲的時候,畫面的亮度瞬間被拉到最大,是一個聲嘶力竭喊沈聽雪的聲音,而后便是那最后的回眸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