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有5個病人找上門來,以至于連素來穩重的任逍遙都忍不住大發牢騷:“生意太好了,真煩!”
“煩?看在紅票子的面子上,千萬別煩。”紀紅塵看著賬戶上已接近6位數的那一長串數字,自然很是興奮。
“三哥別這么說,我們收取診斷費,只是為了維系日常生活所需。以咱倆的人品,怎么能發病人的財呢?”
“對對,四弟說得對,以我們的菩薩心腸,當然是時刻悲天憫人,大做善舉,哪能靠這個發財?”
兄弟倆這番對話,一個比一個假,一個比一個騷。
要是讓他人聽到,恐怕會笑掉大牙----
就這倆見錢眼開的貨,不去搶劫銀行、不去打劫路人、能免費給確實困難的病人診治,就算是他們講原則了,還會嫌生意太好?還菩薩心腸?還悲天憫人?誰信呢?
……
一些常見病,任逍遙基本上只花費三五分鐘,就開出了處方。不但治愈率百分之百,而且收取的費用也比醫院要低得太多。
現在去醫院看病,無論你是否住院,只要癥狀不是太明顯的病,按照正規的流程,最起碼得檢查血常規。稍微嚴重點,得打CT,甚至做核磁共振。
這些檢查、化驗所產生的費用,可能是藥品的幾倍之多。更別說輸液、住院的各種費用了。
而任逍遙看病,除了診斷費和自購藥品的花費之外,再無任何費用。
人不遭罪,錢也不遭罪。
如此一來,聞風而至者,自然是越來越多。
……
有些病癥雖然不致命,但卻不易治療,得靠病人、病屬相互配合。如果病人不聽醫囑,根本就無法治愈。
這樣的病癥很多,比如十大職場病之五----接鍋成仁。
這種病,在職場中極為常見。
“人在格間坐,鍋從天際來。”
“鍋不在重,砸中就行;手不在穩,接到則靈。”
這些坊間傳言,真實反映了“甩鍋佬”和“接鍋俠”們的現實心態。
無論是公司,還是領導,都不可能不犯錯。
有錯就會有“鍋”,有“鍋”就得有人接。
那么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為什么接“鍋”的總是你?
就像沙和尚問豬八戒一樣:“二師兄,為什么總是你牽馬我挑擔?咱哥倆換換成么?”
……
“接鍋俠”通常會具備兩大特點:
一是太敏感,以至于常常過度自省。
本來事情與你關系不大,可你卻“不做賊也心虛”,不分青紅皂白的狂攬“生意”----
唉呀,對不起!是我沒有多做一些活。
都是我的錯,應該多提醒幾遍的。
還以為這點事,他能做好的。因為我手頭還有其他工作,就沒有跟進,沒想到竟然出了紕漏。
二是太溫順,常常不與人爭辯。
“爭功推過”,在職場中乃是常見之事。
如果是有利可圖的大好事,自然是爭先恐后地往前湊。
而一旦事情沒做好,要找人“打板子”、“當替罪羊”的時候,那是無理也要爭三分,恨不得將自己撇得一干二凈。
可你卻反其“道”而為之,成為了一個老好人的存在。
……
如果你恰好具備了上述兩大特點,很好!人選找到了,你就是標準的接鍋俠!
這口“鍋”不給你背還能給誰?
習慣性接“鍋”者,通常一遇事就印堂發黑,整張臉都寫滿“我的錯,都是我的錯!”
而且,只會接鍋,不會甩鍋。
這樣的人,他的職場前景,可想而知----
能不做魷魚做咸魚,能屹立不倒的繼續當接鍋俠,就算是袓上積了八輩子德了!
升職提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