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還沒開始,她們到得早,音樂廳里的觀眾還不算多,薄蘇的座位在第一排,直對著音樂廳的前門,輪椅推入,并不算太引人注目。
姜妤笙扶著薄蘇在座位上落座,把輪椅推放到工作人員指示的位置上后,遙望自己本該落座的位置,站定幾秒,還是走回了薄蘇身邊原本留給陪同人員的空位上坐下了。
音樂會規模不大,時長不長,九十分鐘后,準時結束。
姜妤笙和薄蘇都沒有馬上起身,特意避開了擁擠的人潮,等到音樂廳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姍姍出去。
沒想到,音樂廳外的會館大廳里,依舊人聲嘈雜,站滿了無法離開的人影果不其然,外面下起了大雨,許多人都沒有帶傘。
姜妤笙和薄蘇也被迫滯留。
她們站在最僻靜的角落里,望著玻璃墻外的瓢潑大雨,靜靜聆聽。
薄蘇望著玻璃墻燈光倒影里的姜妤笙。
姜妤笙不知道在想什么,望著墻外的落雨,神情似有柔軟。
薄蘇忽然就想起了初中有一段時間,姜妤笙很喜歡余光中的散文,其中有一篇叫聽聽那冷雨,她那時候很著迷,不打雷閃電的雨夜,便很喜歡像現在這樣,站在窗邊,遙望遠處,靜默聽雨。
燈光與微風,總把她的面容描摹得分外純美。
有一次心血來潮,她還回過頭來央求過她,讓她在這風雨淅瀝聲中,朗誦過一次給她聽,說是耳朵和心靈的雙重享受。
薄蘇眼眸不由也浮起些柔軟。
她動了動有些發干的喉嚨,開口問姜妤笙“珈禾姐說你們是讀書會上認識的”
姜妤笙微斂心神,應“嗯。”
她比柯未鳴評價過的私底下的薄蘇更惜字如金,顯然沒有要和薄蘇深聊的意思。
薄蘇輕咬紅唇,還是不識趣地往下問了“你們一般都分享什么類型的書”
姜妤笙不得不收回目光,視線下落在薄蘇烏黑柔順的發頂上。搭在椅背上的五指不自覺收握,她上移視線,準備回答,旁邊忽然傳來一道驚疑的女聲,叫她“姜妤笙”
姜妤笙條件反射地扭頭,就看見一個剪著蓬松鎖骨發的年輕女人滿臉驚喜地望著她。
女人看清她的臉后,便笑得露出了貝齒,拉著身邊的男人,快步地朝著她小跑了過來。
她在
姜妤笙身前站定,驚疑不定地打量著姜妤笙,笑說“真的是你呀”說完,看向姜妤笙身前還戴著口罩的薄蘇,不確定地喚“薄蘇”
薄蘇摘下口罩的一邊耳帶,微微一笑,應“麥婷。”
姜妤笙這才認出,女人是薄蘇的初高中好友麥婷。
麥婷大喜過望,直言“沒想到真的是你們啊,我們有多少年沒見了啊”
她還是和以前一樣,爽朗熱情。
薄蘇應“大概有十二年了吧。”
麥婷埋怨“你還好意思說,你怎么回事啊,怎么轉學后連qq都不用了,一整個人間蒸發了”
薄蘇微笑如常,一瞬的凝滯幾不可覺,她應“密碼忘記了,后來就登不上去了。”
姜妤笙在心底里很淡地笑了一聲。
根本不可能的。
那個時候,qq的防盜保護措施遠不如現在,她和薄蘇的qq都被人盜過幾次,修改過幾次密碼,最后一次,為了防止忘記密碼,她們選用的密碼格式都是差不多兩人的姓名和生日相關數字。
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忘記的。
她想放空,不想再聽見薄蘇在說什么了,麥婷忽然點她“小妤妹妹,你的密碼也忘了”
姜妤笙猝不及防,眨了眨眼,彎唇尷尬地應“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