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簡單的早餐,兩人一起出門去往舟稻。
夜里剛下過大雨,臺風的陰霾還未遠去,街巷里,游客伶仃。
殘葉滿地,水洼清淺,姜妤笙和薄蘇在長巷短巷中漫步行走。
時間不算早,但對午市來說,她們還有閑裕。
姜妤笙腳傷還未完全康復,走得緩慢而謹慎,薄蘇不時伸手去扶,防止她不慎滑倒。
話題信馬由韁,兩人聊起了許多之前同行時都沒有心情提到的往事這里這家店還在,那里我曾丟過一把雨傘,傳羽在那個臺階上曾摔過一個屁股蹲
“我回澎島以后,聽傳羽說,她后來在那里,同一個地方,又滑了一次。”
薄蘇忍不住莞爾。
這一條條對游客來說復雜難辨的巷陌,對本島長大的她們來說,卻是少時承載過最多歡笑的樂園。
路過一處沒有粉刷外墻的低矮平房,姜妤笙回頭“你記得嗎這里以前是一戶林姓人家住的。”
她指著還洇著雨跡濕著苔蘚的窗沿,試圖喚醒薄蘇的回憶“他們在這里開個窗口,賣麻糍、麻薯、火把之類的小零食。”
那麻糍不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糍粑,是鷺城當地特有的,外面蘸著著一層黃色的炒黃豆現磨成的粉,香甜軟糯,離開澎島以后,姜妤笙再也沒有吃到過。
薄蘇駐足,眸底涌過暗流“我記得。”
她嗓音幽靜“你以前很喜歡吃他們家的麻糍,有一段時間,三不五時就會讓我陪你過來買,以至于這家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都認識我們了。”
多買了幾次以后,每次看到她們,老板都會給她們多鏟幾顆。
姜妤笙輕笑,笑過后,她有些狡黠“其實,我也沒有那么喜歡的。”
薄蘇側目。
姜妤笙抬眸,望進薄蘇的眼底,愛意坦蕩“我經常買,是因為我發現,只有買麻糍的時候,你才會多吃兩口。”
薄蘇從小就是自律得過分的小孩,她有不少的零花錢,卻很少吃零食。別的小孩望眼欲穿、垂涎三尺的路邊燒烤炸串,她唾手可得,卻從來都是面不改色、目不斜視地穿行而過。
姜妤笙嘆為觀止。
她自覺已經算是很乖的小孩了,偶爾也還是會有犯饞的時候。
真的會有小孩不喜歡吃零食嗎
推己及人,她不太相信。
所以,她便常常嘗試著與她分享、給她放縱自己的機會。
有一年薄蘇上初中了,她還在澎島讀六年級。
因為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島上和保姆共住,薄蘇堅持不住校,每天回家。
每到晚上,就是姜妤笙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候。
她喜歡帶著各式各樣的小面包、小糕點、小零食去碼頭接應該已經饑腸轆轆的薄蘇,然后與她就著沿路的月霜,你一口我一口并肩吃著回家。
那時候仔細觀察過后,她發現,只有麻糍,薄蘇每
次都會比別的東西多吃幾口。
“姐姐,其實你喜歡吃糍粑的是不是aaardquo姜妤笙莞然。
薄蘇失語。
她心臟被溫柔的靜水包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一半安適,一半酸脹。
姜妤笙從她的沉默里知道了答案。
其實她還知道,薄蘇不喜歡喝奶茶,那種現在已經買不到的4塊錢一杯的香精奶茶,但喜歡吃那種奶茶里的珍珠;她不挑食,但比起菜幫子更喜歡吃菜葉子但她沒有一一挑明。
她無意夸耀自己,只是恰巧說到了。
“好難猜噢,我猜了好久的。”她假意苦惱。
薄蘇顫睫,牽她的手“以后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直接告訴你可以嗎”
姜妤笙微怔,笑意加深“當然可以呀。”
她求之不得。
薄蘇也笑。
笑過后,她笑意微淡,沉默兩秒,吐露“其實我后來拜托過這個店主,讓他幫忙留意過你。”
姜妤笙驚訝。
薄蘇牽著她慢慢往前走,語氣平靜得聽不出起伏“大學畢業以后,我就在北城、禾城、山城、鷺城四地找你。山城是你的出生地,北城是你最后出現的地方,禾城是你媽媽最后出現的地方,我想這些地方你都有可能會出現。只有鷺城,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我以為鷺城和澎島是你的傷心地,所以你連傳羽都不再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