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素道“徐氏身在淮南,派了人來跟你爭這個行首之位”
郭老搖頭,飛快瞄了文素素一眼,道“說起來,也算得上是徐氏人。前來錦繡布莊做東家的,乃是秦王妃的族姐徐七娘子。徐七娘子嫁了人,夫家也是普通尋常的商賈之家,后宅婦人家平時都沒怎么注意。整個吳州府錦繡布莊的東家,新規矩是都要聽她指派。”
文素素意外地抬眉,秦王妃還真是有意思。
郭老道“秦王妃在閨閣中排行第八,尚未出嫁時,就聰慧過人,極有見識眼光。當時淮南徐氏兒郎不成器,徐氏只是外表光線,內里早就快敗了。徐氏當時是親王妃的父親徐志徵當家,這徐志徵,在下有幸見過一面。”
說到這里,他笑了起來,“文娘子見過了繅絲紡線織布,江南道以絲為主,淮安以絲麻為主。麻線硬,要經過治,數次練帛之后,方能變得柔軟,纖細,不易起毛。徐志徵勤勞得很,成日泡在織坊里,終于想出了好法子,能替徐氏省成本。好法子就是減少工序,織出來的絲麻布,布莊賣不出去,那一次徐氏虧損了大筆的銀子,差點徹底傾家蕩產。當年淮安遭了雪災,徐八娘子出了面,將所有爛在庫房的絲麻布,拿出來施舍給缺衣少食的窮人。朝廷因此賞了徐氏積善之家的扁牌,當時恰好秦王在選正妃,圣上親自欽定了徐八娘子為秦王正妃。秦王妃出嫁時,徐氏的布莊織坊,都給了她做陪嫁。”
郭老的神情變得羨慕,又帶著些說不明地味道“這些年來,市面上八成的絲麻,都是出自錦繡布莊與織坊。秦王府素有善名,秦王妃每逢年節時,必拿出織坊布莊的一成利布施。有官員參奏秦王是在收買民心,秦王妃卻一如既往,從沒停止過。圣上用秦王妃的一句話,駁斥了參揍秦王的官員要是大齊人人都如她這般收買人心,真真是大齊之福。”
得了利,收買了人心,名聲也得了,一箭雕。
徐氏缺乏能干的人管著家業,還不如秦王妃全部帶走。嫁妝在她手更有用,要是她身為秦王妃都護不住,留在徐家更護不住。有她這個秦王妃立著,淮安徐氏的門楣,便能屹立不倒。
秦王妃真是聰明絕頂的高手,只不知秦王如何,齊重淵的正妃薛氏又如何。
文素素不方便與郭老提這些,問道“你可有與徐七娘子打過交道”
郭老苦笑道“徐七娘子到茂苑縣沒幾日,平時歇在錦繡布莊后的院子里,極少露面。在下怕唐突,沒能與她見過。”
一個地頭蛇,一個是外來的過江龍。
文素素靜靜思索片刻,道“要我幫你,可以。先說在前頭,我不一定能保證你做上行首之位,七少爺或者王爺同樣如此。”
郭老心下清楚得很,齊重淵是親王,秦王同樣是親王,而且比他年長,秦王的封號尚排在周王前面。
文素素道“只你一旦當了行首,我也不要你的重謝,必須聽從我的要求。”
郭老神色一喜,接著小心翼翼問道“敢問娘子什么要求”
文素素淡淡瞥了他一眼,將裝銀票的匣子推還到他面前。
“你放心,簡單得很,不會為難你。現在我還不能下決定,明天我先回縣城走一趟,你先回去,該收紡線就大張旗鼓收,別藏著掖著。”
郭老訕笑,心里卻著實松了口氣。有紡線在手,至少紡織作坊不愁了。
文素素道“回去之后,你幫我打聽幾件事。”
事關秦王,文素素必須謹慎。郭老認真聽了文素素交代的事情,連忙趕回了縣城。
文素素寫了信,蠟封好后,讓喜雨親自送去給在松江府的殷知晦。算著路程,一來一回兩日足夠了。
翌日,文素素準備到縣城時,在半路與徐七娘子的車馬不期而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