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姬頹然的跪倒在地。
*
經過占卜顯示,三日后是良辰吉日,宜祈福,宜祭祖。
秦王政加冠的日子也被定在了這一天。
趙荷華想象中老爹加冠應該是大場面,比如說站在高臺最上方,百官和黔首們在下面震聲歡呼什么的。
不過現實總歸和想象有些差錯。
秦王政是在高階上敬完香,祭拜完歷代先祖后才進入宗廟里進行加冠儀式的,周圍并無作為氣氛組的黔首們,只有秦國王室成員以及一些比較重要的官員。
加起來攏共百十號人。
大家居然也不像后世電視劇里所刻畫的那么拘謹嚴肅,趙荷華甚至還看到一個臣子樂呵呵給老爹整理了下佩劍。
這么勇的嗎
趙荷華撓了撓頭,十分迷茫。
02解釋道“其實華夏越到后期,皇權越集中,才會有等級制度很嚴格的君臣之分。”
在先秦時代,君臣關系還是較為平等的。
孟子對君臣相處之道的詮釋是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所以他能懟天懟地懟國君,不帶怕的。
這時候并不盛行后世忠君愛國的思想,普遍觀念是,一個國家從興起到強盛,并不僅僅是君主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和臣子一同經營的成果。
君王可以擇才而用,臣子同樣也可以另投明君。
02道“無論是連橫之術破合縱之策的張儀,亦或者是推行變法的商鞅,其實都并不是秦國人。”
“要不是他們的君主昏庸無能,也不能便宜了秦國啊。”
趙荷華先是覺得系統的話不對勁,身為臣子怎么能不忠君愛國,仔細一想,她才意識到自己被儒家思想給腌入味了。
確實啊。
既然自己有才能,為什么不離開昏庸無能的君主,去另擇明君以發揮自己的真才實干
難道留在無能君王身邊不被任用,當牛馬碌碌無為就是對的
可見后世儒學里一些思想害人不淺。
趙荷華仔細想了下,發現這個時代有些思想確實比后世還開明許多,后世甚至有領導要員工當牛做馬,付費上班這樣荒謬的事情呢。
02“不管國家還是企業,攤上一個昏庸無能或是自負,不重視臣子和員工的領導,早晚會消亡于歷史長河之中。”
“故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反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力焉。”
“祖龍大人既愛惜韓非之才,肯定對他這句話也是贊同的,要不然也不會37年從未殺過一個功臣。”
“連千古一帝都如此,其他人又如何”
趙荷華沉默,她就知道這狗系統,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忘吹一下和始皇帝有關的彩虹屁。
雖然它說的確實不錯就是了。
她的注意力再次轉移到了始皇帝老爹身上,她看著他低頭,戴上緇布冠,用鹿皮制成的皮弁,腰間系著一把精光湛湛的長劍。
再到爵弁,最后是代表天子的袞冕。
一整套流程下來,他再抬起頭時,整個人的氣質都和從前有了很大的變化,像是明珠蒙塵,如今被擦拭去了塵末,露出原本的華光。
玄色衣裳確實很襯這位野心勃勃的秦王。
低調內斂,又不失王者之氣。
軒轅夏雨神劍在這時候突然發出了陣陣錚鳴聲,緊接著,在眾目睽睽之下,一道金色光芒飛出殿外,直沖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