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寺相當于秦代的御膳房。
趙荷華隔三差五就溜達到這里給自己開個火,搞點夜宵吃,和這里負責掌廚的伯春臼也算相熟。
伯春臼是十分典型的先秦風的名字,排行加名。
一聽就知道是家里的老大。
而且這還是個十分爛大街的名字,臼是用來搗小麥等東西的工具,經常被用在人名中,光是咸陽城名字里帶臼的就占了許多。
就連周平王姬宜臼,春秋晉大夫臼季,名字里都有個臼字。
這和后世的蘭桂、愛梅、建國、進步等取名大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趙荷華背著手看了下今天的廚房菜系,不出意外的,一條肥美鮮活的魚正放在案板上等待宰殺。
她給伯春臼交代了幾句話。
伯春臼雖然有些猶豫,最后還是聽從了她的吩咐,用刀背拍暈了魚丟掉不能吃的部位后,換了把刀開始將魚剁碎。
如今光祿寺的廚具幾乎全部換成了鐵的。
這得益于夏無且這個大聰明,居然意外發現某個官員中了毒,最后順蔓摸瓜發現了青銅器有微毒。
趙荷華正愁自己要怎么說,夏無且這一發現倒是便宜了她。
她坐在自己專屬的小凳子上,等著伯春臼發揮,等了不到片刻鐘,扶蘇也摸了過來。
兄妹二人都乖巧等投喂。
伯春臼看著那白玉一樣光澤的魚肉糜,在油鍋里咕嘟咕嘟冒著泡,他夾了一個,不知道要先給誰。
扶蘇率先說道“王妹先吃。”
趙荷華也不客氣,對著魚丸吹了幾口氣,很快就將它吞吃入腹。
霎那間,魚肉的鮮美充斥在唇舌間,讓人恨不得將舌頭也吞下去,在這樣的美食荒漠待久了,就連吃魚丸都是一種頂級享受。
難怪始皇帝老爹愛吃。
趙荷華看著忙碌又充實的伯春臼,感慨萬千,史書上說始皇帝但凡被魚刺卡到就要亂刀殺死做魚人的記載壓根就是胡扯。
光祿寺負責做魚的人,包括伯春臼在內,根本沒有人會因此受到懲罰。
02連連附和道“可不是嘛,史書上還說祖龍大人巡游時一路濫砍濫伐,對生態和自然造成了很嚴重的損害。”
“說他在湘山祠時遇到狂風暴雨,遷罪于湘水神女,不僅下令砍掉了整座山的樹木,使湘山光禿禿露出了紅色的土壤,還把被供奉的神女改成了自己的名字。”
趙荷華一言難盡的想到章臺宮那些被精心養護,還被取了名字的花花草草。
她覺得她爹這性格,濫砍濫伐是不可能的,再加上他這迷信的性子,又怎么可能會責怪神女,覺得神女比不上自己
他最有可能做的事大概就是達到湘山后,立即祭拜一下神女,順便悶不做聲希望神女顯靈,賜他一顆仙丹什么的。
扶蘇重重點頭,是這樣沒錯
02道“結果兩千年出土的秦簡分明記載的是,祖龍大人巡游湘山,被湘山景色吸引,覺得這些林木要好好保護起來,嚴禁砍伐。”
“隗狀和王綰建議發布禁令,以皇家園林的標準保護這些樹木。”
“最后祖龍大人就下令,禁止百姓來此地砍伐。”
“這超前的保護生態自然的意識,要是沒有那些出土的秦簡,祖龍大人還不知道要再被冤枉多少年呢。”
趙荷華吸了吸鼻子,也覺得她爹挺冤枉的。
愛吃魚,被人抹黑說他但凡吃魚刺被卡到就殺人,愛美景,被人造謠說下令砍伐了全部林木。
真是太可憐了啊。
02“哎,誰讓祖龍大人沒有一個好的接班人呢,只能任由后世人無腦抹黑了。”
扶蘇垂著頭,有些沮喪的模樣。
好在這時,負責將魚丸送到章臺宮的人提著空籃子返了回來。
那人道“荷華公主真是了不得,秦王極愛此物,還特地為此取了名字呢。”
“聽說燕太子丹明日到來,或許可以呈此物招待。”
趙荷華和02都好奇道“取的什么名字”
那人就等著問,聽到這話立即仰起頭,眉飛色舞道“皇統無疆鳳珠氽不虧是秦王,能想到這么好的名字”
扶蘇“好名”
02“無與倫比”
趙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