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怎么會有齊人之福的成語呢。”
“而且你看那個齊宣王,就因為喜歡聽吹宇,每次光是一場吹宇合奏表演的就有三百人。”
“還有那個稷下學宮,光是稷下學士就有上千人,沒有足夠雄厚的國力,哪能養得起這么多知識分子”
“齊國可太有錢了”
趙荷華咬下一口羊肉,突然覺得有點檸檬。
她和始皇帝老爹一樣,也愛時不時聽聽六國小曲兒什么的,但是可從沒像齊王那么奢侈過。
不過沒關系。
六國滅亡是早晚的事,到時候齊國的一切就是她秦國的咯。
趙荷華笑出了聲。
扶蘇聽到這里,雖然不明白王妹為什么高興,卻已經先入為主的認定王妹是對的。
他有點東西暫時聽不明白,打算之后去問一問阿父。
02又說道“齊國不止富,還很強,在西周、春秋還有戰國前期和中期七百多年的時間里,都是既富又強。”
“這和姜太公崇商重工的方略不無關系。”
“在齊恒公時期,管仲還施行了九惠之教,對老人、兒童、孤兒、病人、孤寡、窮人、喪子者都有詳細的救助措施。”
趙荷華聽到這里,感慨萬千“這些惠民政策才是儒家真正要做的事情啊。”
人管仲還是法家先驅呢。
光是這些真正能利民的措施,不比后世那些念叨著仁政、愛民,又摳字眼壓迫女子的腐儒強
趙荷華不由陷入思考中,如果這些惠民措施能一直延續下來,而一統六國的又是齊國的話,歷史又會是怎么樣的
02這次倒沒有因為這個假設涉及到它推帝王而不滿,實事求是道“那么華夏或許就是一個放大版的齊國啦。”
“就秦和齊相比較而言,秦國雖富,卻建立在黔首們窮苦的基礎上,而齊國富裕,齊地百姓們也富裕,是真正的國富民富。”
“如果齊國統一,那么士工農商依然還是國之四民,地位平等,每個職業都能有更好的發展。”
趙荷華點頭,這聽上去不錯,秦國是比較重耕戰的,黔首們的選擇不是去種地,就是去參軍打仗,不得不承認,幸福度確實比不上人家齊國人。
“再說文化,”02補充道,“齊國其實并不追求思想文化的統一,而是鼓勵百家思想齊放,稷下學宮就聚集了百家學說。”
“齊地百姓們的娛樂方式很多,精神文化上也是比較富足。”
“若是統一后,大概率也會吸取收納六國的思想文化精華,再將其中的精髓發揚光大吧。”
“不過齊國施行的是五都制,有區別于更加集權的郡縣制,五都制是設置四個和都城平行的別都,再分別由大夫管理。”
趙荷華聽到這里就明白了。
五都制有利有弊,好處就是其他四個城池可以作為主城的戰略補給地,分散風險,弊端就是和分封差不多,時間久了必然會造成地方勢力強于中央。
若是齊國一統六國,或許之后再過幾百年時間,又會和西周、東周一樣,天下再分裂。
02附和“總而言之,華夏有且只有一個始皇帝。”
“無數次歷史中不經意的意外,各種巧合,以及秦國六代先王的努力,才有了祖龍大人這個一統六國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