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兒面前,你也不給我留點面子,這馮家大兒媳,原是哪家的我倒是對這馮家沒甚么印象。”
賈璉趕緊回話“這馮家以前在邊關的,馮大人年初才到金陵赴任,他兒媳是韓將軍家長女,說來也巧,還碰巧是我表姨媽,我以前竟是不知道,這么算起來,和玉兒還有些拐著彎兒的親戚關系呢。”說完又把認親的事兒再說一遍。
林如海漸漸松了眉頭,聽完肅然起敬“韓家我知曉,六年前韓將軍死守邊城不退,領著三千守軍守了十二天,最后韃子調來援軍,集齊五萬大軍強攻才破了城,韓將軍自己和兩個兒子都以身殉國,至死都在殺敵,原來還有一外嫁長女留了下來。”
賈璉算算時間,對未見過的韓家人更添幾分敬佩,“馮家長孫正是年方六歲,聽姨媽以前說,她成婚后也是依舊披掛上陣的,那時候想必身懷六甲方才未去,不想韓將軍竟”賈璉有些說不下去,這一家子實在悲壯,在馮府卻沒聽姨媽提起過。
“是,韓家不分男女,均要習武,待本領初成,若是男子便直接參軍,女子便化名做小兵,不求軍功,只盼殺敵衛國,后來圣上還親題了一世忠貞的牌匾,如今韓家僅剩幾位女眷,聽說依舊在邊關住著,戰時上陣守城殺敵,閑時做活耕種,還時常救濟些傷殘的老部下,真乃一家子壯士。”
林如海又將韓家壯舉娓娓道來,聽得幾人都是驚呼不斷。
“玉兒若是跟著韓家女兒學武,我再沒有不同意的道理,玉兒,你若有幸真拜得她為師父,習武雖是必須,她家都是難得的品行高潔之人,更重要的是熏陶些德行出來。”林如海很認真地交待閨女。
“玉兒明白。”黛玉也站起身來一拱手,以示受教。
賈璉見說妥了這事,忙張羅著大家去花廳預備用膳,邊走又邊說,“其實不怕,薛家女兒有位名叫寶釵的,比咱們玉兒大六歲,據說生來也有些毛病在身上,我回來前和薛家老爺談了個生意,她家也有意送寶釵練些內家功夫,只是比咱們玉兒少練些時間。”
賈敏接了話,語氣有些疑惑“薛家是我那二嬸的妹妹嫁過去的薛家嗎”
“正是呢,不想姑母倒還記得。”
“她家年年打發人來送節禮的,畢竟賈史王薛幾家老親,我嫁到林家,來往走動也是應有之義。”
“那她兩個小姑娘倒是能做姐妹處處,有人和玉兒做伴也再好不過了”
幾人緩步慢行,敘著閑話,丫頭正張羅著擺膳,賈璉看了看,有鴨子肉粥,枸杞芥蘭炒木耳,爐焙雞,煎豆腐,幾碟冷盤,并一人一盞玫瑰露飲子。林家于飲食上講究時令搭配,不時不食,教導賈璉說晚膳用的少,且清淡些更加養身。
沒事,賈璉吃什么都很香,且碧桃會給他開小灶準備很多點心。要不是少年人代謝高,他又常騎馬行走,估計這些日子早養出一身癡肥了。
飯罷,幾人等茶間隙,賈璉便說起了賈雨村的事,他托詞偶遇封氏,便將賈雨村受恩不報,授官后強買嬌杏,冷眼見恩人落難的事一一道來。
林如海面色越聽越冷,他也曾資助過許多貧寒學子,雖說本就不求回報,但換位處之,若是自己一朝落難,對方卻青云直上,卻還只做瞧不見,那他恐怕恨不得回到過去,把這忘恩負義之人趕出府才是
“玉兒明天不必上學了,我下了值就去辭館,怪我當初只見他有些才華,沒有好好打聽人品便冒冒然聘了進來,好在時日不長,只是啟蒙課業,應當影響不大。”
“姑父,我打聽了,這賈雨村是被革職的,原是因為被上司參了一本,理由是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可以見得,這人怕是心胸并不豁達。”賈璉提醒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