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
右北平郡的北面便是東部鮮卑。
鮮卑各部彼此之間互相攻伐,直到數十年前才成立王庭,鮮卑諸部首領名為檀石槐,在檀石槐時期,鮮卑曾經短暫地興盛過一段時間。
好景不長,檀石槐死后,鮮卑分裂成了三部,各自為政,互相攻占領土。
而幽州北部的,正是東部鮮卑,東部鮮卑諸部有三位首領,目前勢大的首領名為軻比能。
此人年少成名,頭腦機敏,且十分善戰,軻比能在東部鮮卑收留大漢流民,鑄鐵、修城、通文字,年年向劉虞進貢。
東部鮮卑與幽州通商已有年的時間,勢力發展的極為龐大,去歲年末,軻比能率軍與烏桓作戰,大獲全勝,直接讓東部鮮卑奠定了自己草原霸主的地位。
此時正逢冬季,鮮卑本是漁獵部落,不善耕種。
幽州戰火一起,互市車馬皆受影響,漁獵部落存糧本就不多,軻比能為了生存,未必不會率軍攻打幽州,來搶奪糧草。
況且,軻比能出身寒微,本就與東部鮮卑其他兩位首領關系緊張,此次會不會借著攻打幽州來削弱其他兩位鮮卑首領的實力,猶未可知。
東部鮮卑距右北平郡最近的城池名為凡城,本是為了與幽州互市而建,所以城郭極大,至少也能容納五六萬大軍,凡城向南兩百里,就是幽州第一天險,盧龍塞。
若是軻比能自凡城率軍而出,攻打盧龍塞,李成與小威的部隊便會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
若是馳援盧龍塞,徐無關就有被攻破的風險。
徐無關一破,關內千里平原,公孫瓚白馬義從來去如風,再難捕殺。
若不馳援盧龍塞,而是趕來救徐無關。
盧龍塞一破,鮮卑大軍入境,沒了天險,幽州十郡被攔腰斬斷,東部五郡三面受敵,早晚盡落敵手。
此后鮮卑便可借盧龍塞天險,時不時出塞打秋風,幽州將永無寧日。
千算萬算,也沒算到公孫瓚這個狗賊會里通外敵,沒算到他居然敢與鮮卑合攻幽州。
眼下卻由不得劉初安想之后的事情,城下公孫瓚的大軍發瘋似的沖向城墻,箭矢如雨點一般砸落,數萬人怒吼著沖鋒,吼聲震得望樓房檐上的積雪都紛紛墜落。
咚咚咚咚咚
一陣沉悶的鼓聲響起,冬日極寒,鼓面上都蒙了一層白霜,隨著鼓槌落下,牛皮鼓面上霜雪齊齊震飛。
鼓點漸漸加急,城下的騎兵沖鋒速度也是一提再提,劉初安透過盾墻的縫隙,望見城下數千騎兵拍馬舞刀奔來。
那股如滾雷般的悶響再度響起,數千匹駿馬狂奔著踏在半冰半雪的大路上,將堅實的冰面都踩得龜裂開來。
無數冰碴向四周濺射,彈在將士的甲胄上,磕出點點晶瑩的冰霧。
借著皎潔的月光,劉初安瞇著眼睛向城下望去,一片影影綽綽的黑暗之中,她終于看到了,公孫瓚在俊靡城外伐的木頭究竟是做什么用了。
那是十架比徐無關城墻還高的云梯,云梯底部拴著繩子,由沖鋒在前的騎兵拉動。
云梯后面,跟著一架堪稱巨大的破門沖車,在騎兵和后方的弓弩手掩護下,正在一步步向城門駛來。
“放箭,壓制騎兵的速度,”
劉初安站在盾墻后吼了一聲,隨后四處望了望
“備好火油,云梯搭上城墻就把它燒了”
城墻上來回奔走的士卒拖運尸體,搬送滾木火油,站在前方的刀盾手舉著一面面六七尺高的木盾,擋在城垛的縫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