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酒囊飯袋而已,”韓馥滿不在乎地回應到,“這些人里,有多少是真想討董的”
袁基也知道答案。
袁紹是為了盟主之為,弟弟、韓馥、還有很多諸侯都是受天下大義的裹挾,不得不加入聯軍。
這么一盤散沙湊在一起,能將董卓逼出洛陽已屬不易。
袁昭箜得到軍令后,心中熱血沸騰。
她沒想到自己當初救下袁基,會有這樣的后續。
不再是袁紹做盟主,也許盟軍會不一樣呢
轉瞬她就否決了自己的念頭,聯軍終究是各為其主,沒有統一的調度,難以同心協力討伐董卓。
果然,在她和孫堅行軍兩日后又接到了新的戰報,大軍被耽擱在路上了,只能先派韓馥的冀州軍來。
“有總比沒有好。”孫堅并不在乎,他早已知道盟軍是什么德興,能來韓馥的一萬五千人,已經在他的意料之外了。
袁昭箜也不糾結,跟著點頭。
行軍無聊,孫堅有閑暇之時就會教導袁昭箜武藝,袁昭箜的武藝進步飛快。
二人之間也有了半師之誼。
其實對于袁昭箜而言,最需要提升的的不是身體素質或武功招式,是她戰斗時的心理。
袁昭箜自幼習武,底子非常扎實,又天賦異稟,除了呂布等一流武將,可以說是罕逢敵手。但她在戰斗中并不能完全發揮實力。
她不愿對人下刀。
“袁家的祖墳真是選的好。”孫堅站在營帳內,觀察輿圖,看了半天,沒說什么進軍形勢,反倒和旁邊的黃蓋說了這樣一句話。
“袁公路這輩子最大的成就,也許就是袁貴人那樣的女兒。”
黃蓋贊同,這么久的相處,他們早已摒棄了以往的偏見,不再將袁貴人當作弱質女流來看,也不當她是宮中貴人。
將她當成了真正能夠托付后背的戰友。
“袁太仆一回來,恐怕天下又將再起風云了。”孫堅摸著面前的紙,說著袁基,心中想的卻是孫家的事情。
本來袁術無能,他已經想好,討董之后就和他一拍兩散,南下去占自己的地盤。
但袁基回來了。
他和袁術是親兄弟,據說目前魯陽的大事,都交給了袁基做判決。韓馥將冀州也獻給了袁基。
是否要叛出袁家,他遲遲未定。
還是等打完這場仗之后再說吧。
呂布敗走,董卓留了兵馬在前方攔路。
雖沒有大軍協助,好歹也沒有后顧之憂。這已經是最好的局面了。
在和韓馥的兵馬會和后,孫堅和袁昭箜決定繼續追擊。
向澠池迎戰董越。
袁昭箜推算,董越應當也有近兩萬的兵馬,和他們人數相當。
問題在于輿圖上所畫,澠池地形復雜,崎嶇多山,易守難攻。
她和孫堅都比較擅長在空曠的地形上作戰,以迅猛取勝。
打這種多山的仗還是有些挑戰。
韓馥這次派來的將軍名為高攬,同樣身材挺拔,英武不凡。
袁昭箜不禁感慨,在三國想要成立事業,臉還是很重要的。目前她所接觸到的將軍,就沒有特別難看的。
對她的眼睛來說實在是一件好事。
孫堅、高攬、袁昭箜各自帶著自己的謀士聚在一起開會。
孫堅帶著程普,高攬帶著田豐,袁昭箜帶來了趙休原。
除了趙休原外,其余五人都在壯年。
趙休原一頭雪白的頭發十分醒目。袁昭箜不免有種虐待老人家來干活的負罪感。
她一定要多找幾個謀士了
等有了封地,就一定招攬賢才,把后世有名的什么諸葛亮賈詡都納入囊中。
此時十歲的諸葛亮和正在苦哈哈趕往長安的賈詡齊齊打了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