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昭箜在呂布來之前,派人去調查了一下他的生平經歷。
出身寒微,是實打實一步步以武藝和功勞走到溫侯的位置上的。
如此梟雄,落到如今這樣“人嫌狗厭”的地步,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
他沒有任何后盾。
呂布的家人雖然對他很好,甚至傾全家之力送他去讀書習武,但只能送到縣里的小書院、拜一個水平不高、只是認識字的人為師。他沒有接受過正統上流的教育,自然眼界和想法有所局限。
后投入丁原帳下,并不像后世文章中所寫,認丁原為義父。事實上,呂布在丁原手下并沒有得到應得的重用。
殺害丁原也并不是“恩將仇報”,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董卓當時占據洛陽,以天子令,定丁原為叛軍。丁原雖然為并州軍的將領,但并州軍士其實更多有自己的私心,不愿意和朝廷作對,并不是很拜服丁原。
董卓勢大,丁原勢弱,二人又勢如水火。沒有呂布殺丁原,也會有王布張布。
董卓當時給呂布傳了信。他有野心,也怕不從會被董卓所害,本身道德水平也并不算太高,所以用殺害丁原作為他接近權利的投名狀。
至于殺害董卓,就更簡單了。
董卓此人殘暴無比,對呂布一直是非打即罵,假如他有不順心的事,還會拋出手邊的刀劍,直接向呂布扔過去。
呂布每天提心吊膽地跟在所謂的“義父”身邊,玩躲避球游戲。即使他武藝高強,還是不免受傷。
他沒有退路,沒有家族可以依靠,沒有人可以替他說情。
他不殺董卓,恐怕某天一個不注意,就被董卓當發泄怒火的沙包錘死了。
假如呂布是出身貴族。以他的天資,恐怕能超越現在的所有諸侯。
假如他和袁耀換一個身份,每天延請名師、跟隨大將軍習武,成就定然非凡。出仕幾年肯定就會身居高位,也不可能每天在死亡線邊緣生活。
估計董卓敢罵他一句,袁基袁術就會立馬想各種辦法去刁難董卓。
所以呂布喜歡上戰場。也許不是因為嗜殺,而是因為,只有在戰場上,他是所向披靡的,他的命是可以交給自己決定的。
袁昭箜看完呂布的信息后,深深地感覺到了無力。
天下也許有數不清的呂布。礙于教育的匱乏、身份的限制,即使有才能,也不會得到應有的職位和獎賞。
袁昭箜決定,在洛陽和兗州恢復生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興教,還要辦科舉考試。也許她終其一生,也無法讓天下人真正享受“公平”二字。
但她會盡量向光源更近一步。
此后還會有千千萬萬個她。
呂布帶著他幾百名軍士來到了洛陽城。
在城門口,看著長長的入城隊伍,他不耐煩地揚起馬鞭,“都閃開”
人群驚慌失措地讓出了一條道路。
在門口登記的女郎楚曉站起身來,拔出腰間的利劍,“來者何人可是要與我洛陽宣戰否”
呂布一蹬馬腹,快速地來到楚曉面前,揚了她一臉的沙塵。
“小娘子,你可知我是誰”他居高臨下地看著楚曉,“我乃溫侯呂布。”
“我管你什么溫侯涼侯的,趕緊給我下來排隊,”楚曉并不示弱,“先登記才能入城。放下兵器。”
呂布生氣了,直接越過了她,想走進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