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歲很小的士兵對上呂布的視線,顫顫巍巍舉起手來,“溫侯,我們不識字呀。”
呂布慌張地將字跡擦掉,沒再寫字。又講了很多自己的獨家心得。
然后心情復雜地結束了今日的講座。
并且在聽說這群士兵下周起就要開始上夜校后,主動請纓,要做夜校的老師。
袁氏兒童心理學第三條,自負的小孩其實最自卑。
想要讓孩子擺脫自卑情緒,就要對癥下藥,讓孩子重建自信
袁昭箜在日記本上如是寫道。
她這幾天還在忙另外的一件事建大學。
在一些新型種子找到之前,農業其實并不需要官員督促。種地似乎刻在了每一個人的dna里。就連王茹也在后院的花園里開墾了一片小菜園。每日也不見她怎么澆水,里面的菜卻生長得分外茂盛。
其余能延舊例的事情就先按照舊例來,路要一步一步走。
建大學卻沒有舊例可循。也不知道應該要招什么樣的學生。
袁昭箜努力回想著后世聽說過的大學生專業,但有她實在不知道幾個。
于是叫了謀士們集思廣益,討論了許久。才決定,先不建大規模的大學,先減少人數。建一個研究教學合一的研究學院。
至于名字,就叫洛陽第一研究學院。
門類分別有文學類、紡織類、農學類、醫學類、墨家物理類、丹藥化學類、算學類、法家理論類、兵器鍛鐵類以及房屋建筑類這十大類。
每一個門類公開招聘教授五人,助教五人,以及第一批學生二十人。
“官府又貼了啥新告示”官兵剛剛來張貼完布告,就有一大堆人圍了上來,問旁邊十四五歲的少年。
每一處公告欄旁都會站著一個同樣年歲的少年。
是洛陽和兗州特有的職位,叫什么播報員。專門給大家講解朝廷新政策的。
此刻,井家村的播報員就在大聲回答道,“朝廷要招學院教授、助教和學生。教授包吃包住,額外每個月發一萬錢、雞三只、三十斤米糧,還有年終獎和住房補助。助教也包吃包住,發八千錢,雞一只半、二十斤米糧。學生包吃包住,每月補助三千錢。”
聽到這樣的條件,眾人都深吸一口涼氣。這也太豐厚了
怎么去上學,還會發補助金呀
“那有什么條件啊”一個大娘朗聲問道。
播報員繼續大聲朗讀,“教授需對所報門類非常了解,邏輯清晰,從業十五年以上,有創新發明優先。助教需有十年以上從業經驗比如農學,可以叫咱們村里最會種地的老把式去應聘教授,我記得井三伯地里的產量每次都比其他家高了很多,井三伯也種了三十多年的地,滿足農學教授條件,可以去應聘教授。”
人群里,一個黑瘦的老頭連連擺手,“我咋能行呢栓子,你別拿我開涮了。”
和栓子換班上崗的柱子聞訊趕到,看了看要求,又看了看井三伯,鼓勵道,“沒準真行呢上面寫了,無論貴族平民均可應聘呢三伯,后山之前那片大荒地,本來什么都種不活,結果到了您這,不僅能種活莊稼,產量還直接翻了一翻。這些年,村里人問你田里的問題,你就沒有不會的,我看吶,你還真挺適合去應聘教授的”
井三伯還是連連擺手。這都是京中貴人的事,哪有他一個老農什么事啊。
就算他種的一手好莊稼,難道還真能靠種地當官不成
井家村的村長湊到前面,反復讀了讀告示上的字,然后看著被夸得有些窘迫的井三伯,一錘定音“我帶三哥明天去洛陽,應聘教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