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當權時,你為何不敢當朝諫言李郭叛亂之際,你又有何能為”袁昭箜越看此人越惡心。
這什么官員,完全沒有頭腦。又是一個把她當成軟柿子的人。
她大抵是被孫堅傳染上了厭蠢癥。相讓這人趕快滾出殿內。
劉協想打打圓場。
沈羅畢竟是陪伴他許久的臣子,他在朝上唯一幾個眼熟的面孔。
但被袁昭箜的一個眼刀掃過,便諾諾不敢言了。
“你這會兒來我這裝什么大漢忠臣”袁昭箜的氣勢肉眼可見地漲了上去。
沈羅害怕了。但話已經說了出去。
他其實也是聽了同僚的慫恿,才敢說出這樣的話,想做天子最信任的臣子。
洛陽一路繁華,讓他感覺回到了二三十年前一樣。洛陽侯又一直態度謙遜恭謹,讓他忘記了這位在坊間傳言中的殘暴。
完全忘了,此時的大漢已經名存實亡。
也不記得此時的洛陽,是袁昭箜的洛陽。
說白了就是蠢。
袁昭箜本想一刀殺了他,但又覺得和這樣的蠢貨計較太丟面子。
只好走上前用刀背輕輕劈了他一下,把人劈暈了。幾個士兵走上來,將他抬了下去。
袁昭箜此后便定下了一月一朝會的規矩。
反正朝會也沒什么用。
還有一個感到頭痛的人是楊彪。
他和圣上的關系本來極好。
卻因為兒子偷偷溜出了長安,來洛陽做事。
這幾天他便一直都不太敢出門。
怕碰到曾經的同僚。
小皇帝不用上朝之后,迎來了他的兩個重要任務。
一個是上午上課。
第二個是給來求官的人刻印。
不知是誰先開的頭。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一些小型勢力,紛紛派人來了洛陽,并且表示,“只要給我封個官做,我就歸順朝廷了”
雖然他們勢力都不算太大,但奈何人數眾多。
就連山賊都來討封。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封吧。
袁昭箜大手一揮,同意了這些人的封官請求。
至于刻印,還是要交給小皇帝。
天下暫時安定了一小段時間。
各個小勢力拿著朝廷新封的官職志得意滿。
洛陽、兗州在袁昭箜的治理下形成了穩定的秩序。
袁昭箜身處其中,還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覺。
每日的工作仍是處理不完。
感覺總是有許多的東西需要完善。
一日,楊彪進營帳稟事,結束后放了一張喜帖給袁昭箜
楊修要娶親了。
娶的是扶風衛氏的嫡女衛明滿。
衛氏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世家。衛明滿自幼便以聰慧嫻淑聞名。
這次兩家的聯姻,與其說是娶親,不如說是楊家和其他依附皇上的世家重修舊好的敲門磚。
袁昭箜這才想起,原來距離那次和黃芙的談話已經過了近一年。
這次的婚事比較倉促。
畢竟楊修幾乎是被強壓著娶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