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的百姓對包青天有著盲目的信任,蘇景殊對他爹他哥也有著盲目的信任。
尤其是他們家二哥蘇軾蘇子瞻,那可是被譽為千古一人的大文豪蘇東坡,理應什么都拔尖,科舉考試也不例外。
兩個哥哥聰明到老爹尋遍眉州都找不到合適的老師,只好親身上陣自己教,可見倆人于讀書一道多有天賦。
二哥比三哥從容灑脫,三哥比二哥沉穩持重,兩個人的學問都很好,不然他們家老爹也說不出要體驗謝安“小兒輩大破賊”的感覺的話來。
不是還有傳聞說他二哥的答卷寫的太好,主考官歐陽公以為那么好的試卷只有他的學生曾鞏能寫出來,為了避嫌特意將名次從第一換成第二嗎
怎么肥四
名字在最先貼出來的那張榜單上的確最早解脫,問題是榜單是倒著貼的,最后一張是倒數啊
小小蘇不明白,小小蘇大為震驚。
雖說名次倒數也是這屆考生中的佼佼者,但是他天縱奇才的二哥考了個倒數實在讓他接受無能。
酒樓里的其他學子不覺得蘇軾考的不好,七八千個考生只取三四百人,能考中已經很不容易,還管什么排名
景哥兒的二哥有一門不合格都能榜上有名,其他幾門得寫的有多好
穩扎穩打的天才沒有偏科的奇才惹人關注,沒一會兒,外面便把蘇軾的各科成績打聽了出來,酒樓中又是一陣驚嘆。
除了詩賦不合格,那蘇子瞻其他幾門皆是名列前茅,試論第二名,試策第三名,試經義第一名,難怪有一門不合格還能考中,他們要是主考官他們也舍不得將人黜落。
詩賦做的不好怎么了人家策論經義寫的好啊
蘇景殊聽著后面那幾個名次才找回對他哥的刻板印象,很好很好,還是他的大文豪哥哥,只是偏科而已,問題不大。
他們家四個讀書人,除了三哥蘇轍其他全部偏科,而且偏的整整齊齊,短板都是詩賦。
但是他一直覺得倆哥哥就算詩賦平平也能超出常人的水準,原因無他,唐宋八大家的名號足夠響亮,百米濾鏡之下他爹他哥干什么都是好的。
他爹考不上那是運氣不好,朝廷取士憑什么不重策論重詩賦,要是反過來不重詩賦重策論他爹不就能考上了嗎
是朝廷的問題是制度的問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反正他爹沒問題
現在換成他哥也一樣,是朝廷的問題是制度的問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反正他哥沒問題
周勤戳戳憤怒的小刺猬,“景哥兒,你二哥這是考上了,不是落榜。”
蘇景殊反應過來,假裝剛才生氣憤怒的不是他。
考上了啊,那沒事了。
小伙伴們說的對,考上就行,名次不重要,有一門不及格還能在七八千人中排二三百名,這比穩打穩扎考進前一百的還要惹人注目。
事實證明,小
小蘇想的沒錯。
金榜很快張貼完畢,他三哥蘇轍同樣榜上有名,名次就在蘇軾后面沒幾位,但是一群人只顧得震驚這一榜里有個偏科還能高中的奇才,愣是沒注意到后面那位也是他們景哥兒的兄長。
蘇景殊
他說什么來著,偏科果然比穩扎穩打更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