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們景哥兒的本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蘇景殊著急回家,并不知道已經有聰明同窗將他的小九九猜了出來。
放榜是大日子,除了去貢院看榜單的三兄弟,蘇家所有人都整整齊齊待在家里等結果。
指望大蘇小蘇小小蘇看了榜單立刻回家有點難,兄弟三個中與不中要和同窗同年寒暄,不如派個小廝去貢院守著。
所以即便蘇景殊沒怎么在酒樓耽擱,他急忙忙趕回家的時候家里也已經知道了兩個哥哥都榜上有名。
小廝專業打探消息,兩個哥哥哪一門第幾名前后左右都是誰知道的比他都清楚,弄得他回家也不好顯擺消息靈通。
程夫人和閨女兒媳坐在外面的亭子里,眉開眼笑都高興的很。
蘇八娘瞧見小弟回來,給他指指院里溜達的老爹,然后繼續商量今天晚上要怎么慶祝。
老蘇體驗謝安“小兒輩大破賊”的愿望達成,心情復雜頗為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
蘇景殊拉著他們家老爹坐下,非常認真的建議道,“爹,這一屆歐陽公當主考官好像有意改變朝廷的取士之法,您要是實在放不下,到時候咱們爺兒倆一起下場也行。”
上次這么說是鬧著玩,這次可不是。
說真的,他們家老爹的策論寫的不差,是歐陽修鑒定過的有才能之人。
看今年這情況,二哥詩賦不合格都中了,可見朝廷的確有意改變取士的側重點。
省試不再偏重詩賦的話,老爹下場沒準兒真的能大有成就。
“還是別了,放過爹這把老骨頭吧。”蘇洵笑道,收拾收拾心情開始挑刺兒,“你三哥考前緊張,排名靠后尚在意料之中,你二哥該吃吃該睡睡萬事不愁,排名怎的也如此靠后”
蘇景殊勸道,“能考中已經很不錯了爹。”
這屆春闈一共取了三百八十八名進士,能在七八千個舉人里考到前三百八十八不容易,別看排名不好看,得看競爭對手有多棘手。
春闈匯聚全大宋的英才,哥哥們厲害著呢。
金榜名單三百八十八人,只有他們家二哥一個偏科偏到有一門不及格,就這都能中還有什么不滿意
蘇洵心道也是,能考中已經很不容易,他一個連考幾次都沒考中的說那么多干什么
兩個兒子一起高中,老蘇心里著實松了口氣,直到放榜的前一刻,他都在擔心倆兒子會重蹈他的舊轍。
如今的士子喜歡創作險怪奇澀之文,幸而歐陽公提倡平實文風,否則兩個兒子怕是連金榜的尾巴也夠不著。
還有小兒子,臭小子是他啟的蒙,身上的毛病和他如出一轍,如果沒有歐陽公扭轉朝廷取士的側重,這小子才
最可能和他一樣屢試不第。
蘇景殊離考試還早著,他自己一點都不著急,還在連說帶比劃的和他爹說今天不出門錯過了什么,“貢院附近停了好多馬車,都是準備榜下捉婿的人家,我為了回來報信都沒仔細看,真是太可惜了。”
那可是榜下捉婿,好幾年才出現一次的榜下捉婿,放著熱鬧不看不是他的風格,這次的犧牲真的很大。
蘇洵后怕的拍拍胸口,“還好讓你兩個哥哥提前成了婚。”
兩個兒子英挺俊朗才華出眾,二十歲便能高中進士,要是再爆出來沒有成婚,他們家門檻都得被冰人踏破。
京城遍地是權貴,他們家小門小戶得罪不起,離家之前讓先讓他們成家直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