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搬家到汴京之前,蘇景殊從來不知道他爹有那么大的能耐。
“三蘇”“唐宋八大家”之類的名號都是后世評出來的,后世名氣再大,當事人沒成名之前也享受不到出名的紅利。
在眉州時他爹只是個屢試不第的尋常讀書人,兩個哥哥天賦雖好但是年紀小,和歐陽修、梅堯臣這種早已成名的當世大家根本沒得比。
如今到了京城,他爹厚積薄發終有所成,崛起的勢頭不可阻擋,可是這和他有什么關系
殿試之前還會再把新科進士喊到太學叮囑注意事項,先生們到時去考校他哥不好嗎
他二哥,蘇子瞻,未來的文豪。
他三哥,蘇子由,未來的宰相。
他自己,蘇子x,未來不知道是啥。
先生,他真的只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孩兒,接不住這潑天的福分。
孫直講冷酷無情的再次強調,“梅先生知道你的水平,不許藏拙。”
蘇景殊吸吸鼻子,眼淚快要掉下來,“先生,您看我像是能比得過我爹的樣子嗎”
自知之明是個好東西,這種好東西他真的有。
孫直講挑了挑眉,慢條斯理的踱步往直舍走,“你爹只說你從小到大都自信的不得了,還嫌棄他這里不行那里不妥。他每次寫信都要在最后抱怨家中三個麒麟兒他教起來有多頭疼,順便感慨你們兄弟三個將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讓他那個當爹的無顏自處。所以不要在我這里胡說八道,你爹炫耀兒子的時候你還在田里拔草吃。”
蘇景殊
老蘇你怎么什么都往外說啊
小小蘇很生氣,再強調一遍,他當年沒有趴在地上拔草往嘴里塞沒有
草長得高怪他嗎年紀小個子矮怪他嗎
老爹眼瘸看錯了,憑什么說他傻了吧唧的拔草吃
直到走到直舍門口,氣鼓鼓的河豚小小蘇才泄了氣堪堪恢復理智。
直舍里不只有梅堯臣,其他幾位直講也在,離下午上課還早,幾個人閑著沒事兒都興致勃勃的加入梅堯臣的考校計劃。
太學設十位博士直講,每個新生考進來都要經過層層考核,今年的新生趕上春闈,考核時只有四位留守的直講在,少了的考核在后面都會補回來。
繼位留守的直講先生暗戳戳給梅堯臣出主意,別看那小子年紀小就放低要求,想想蘇家都是什么人,放開了考就是。
梅堯臣失笑,“看來那是個機靈的孩子。”
楊直講煞有其事的點頭,“多智近妖。”
蘇景殊平日里沒少來直舍轉悠,可這一進門那么多人的場面他還是頭一次見。
怎么了怎么了不是說梅先生要找他說說話嗎怎么忽然多了那么多人
該不會太學所有的直講都到齊了吧
小小蘇心中的小人已經哭出水淹雷峰塔的架勢,進屋后卻還得強顏歡
笑和各位先生見禮。
梅堯臣笑吟吟將人招到跟前,前幾日匆忙一瞥沒看仔細,今日得閑可得仔細瞧瞧。
蘇景殊乖乖上前,再次行禮,“梅先生。”
少年郎英英玉立,一雙眼睛格外靈動,梅堯臣見之心喜,直接將方才幾位同僚“怎么難怎么考”的話拋之腦后嘆道,“蘇明允教子有方。”
沒有直接夸蘇景殊,卻將蘇家父子四人全夸了進去,不愧是頂級文人的語言藝術。